Thursday, October 1, 2020

第三十二盤


01本師成佛與打七

02生命科學及死亡

03中陰和入胎

04住胎與成長

05七支坐法

06體操與入定方法

07入定福德智慧

08安那般那六妙門

09龍樹及概論

10定境分析

11止觀詳講與定境

12羅什法師

13四禪與氣脈

14般舟三昧與氣脈

15韓愈李翱

16張商英開悟

16

17達磨四句

18德山與曾參悟道

19馬祖及朱元璋

20靈光獨耀四偈

21一二禪境界

22見戒禁取見

23三四禪境界

24八定的修持

25達磨祖師

26參話頭

27克勤禪師

28峨眉山閉關

29輕安和靜坐經驗

30光厚和洪部長

31唯識和中觀

32中觀與八識

33現量比量非量

34密宗修法及唱念

35八識頌

36洪醫師報告

37楞嚴經真心

38楞嚴世界成立

39楞嚴經總結

40教育和希望

 

 

 

 


旋嵐偃岳而不動,江河競注而不流

站到地球外面,你才看到地球在動。這個世界都在動,那麼地球動,像我們在這裡,以為打坐坐好好的,你看,寂然不動。實際上,你到了半夜,我們是倒轉來掛在地球上。那我們為什麼坐得住呢?因為地心有吸力嘛。這是科學道理,這是真的。所以我們覺得,我現在做的端正,如果那地球來看我們,我們現在正坐在一個圓圈上,歪在這裡,還靠地球中心一股磁性把你吸住,掛在那裡而已。整個山河大地也是如此。你懂得這個物理了,這是科學啦。怎麼叫「旋嵐」呢?今天我們由廈門坐飛機起飛,二十幾個鐘頭到了美國。假設二十四個鐘頭,現在是九點二十分,在廈門飛機起飛,二十個鐘頭到美國。你說我們動了沒有?沒有動。二十個鐘頭以後,還是在廈門。你信不信?你注意喔,我們在廈門,飛機上升,起飛了。下面也在走,我們飛機到了美國。地球又轉到剛好在廈門,還在這個空間裡頭。永遠在這個空間裡頭,本來就沒有動過。以科學物理來解釋生命,你就沒有動,生生死死整個,所以說,不一不異,不來不去,等等。

 

所以你看到所謂中觀,八不,八個不字是總綱。中間發展下來,把一切都否定了。所以中觀的有名的,每個偈子很多,「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則名無生」。你們這是青年,彌勒佛的樣子都讀佛學院的,應該背的出來吧。你看老頭子都會背,你們背不出來,笑話。將來做大法師的,「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了不起〉,是則名無生」。這個就是中論。很多偈子,統統說的是名為緣生,無生啊,無生啊。很多的偈子都是說明這個東西,是說明大家都曉得,緣起性空,宇宙萬物不是上帝,所以真正的佛教是破除迷信的。

 

佛法是破除迷信的

你說有一個佛,有一個上帝,能夠生出萬物來。所以你們大家說靠佛來保佑我,這是宗教觀念!一個真正學佛的人,沒有這個觀念喔。那同儒家思想一樣,世界上沒有那個幫助了那個。上帝能幫助你,財神幫助你發財,沒有!只有一個人可以幫助你,自己幫助自己。所以中國的文化自求多福。你靠鬼神,他能夠幫助你,也能夠毀滅你。只有自求多福。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一切法都不是他力所生。當然理由講起來很多呀,科學、哲學的,但是也不是唯物論講的,自然界出來的,也沒有,自然界出來,那不是一個男的,一個女的在一起,自然界不會隨便虛空中,掉下一個人來。沒有,有來源的。你說共生吧,譬如一男一女倆個在一起,就會生孩子。它是三緣合和,很多東西不是這樣,共同你要造作,也造作不出來。要有另外一個力量加進去。

 

譬如我們常常講歷史,我說司馬遷是史學家,也是哲學家。他常常說到重點的時候,「雖曰人事,豈非天命哉」。這是文學歷史。世界上有許多事情,是人為的努力出來,但是真的嗎?歷史的演變,你人的功勞再大,有個宇宙不可知的力量,剛好碰上,這叫「機會」。我們普通叫機會,在古代叫「運氣」,在帝王的政治思想運氣叫做「天命」。上天給我的命令,上天誰給你的命令,還不是自己給自己。沒有這個事。「但雖曰人事,豈非天命哉」。「哉」沒有哉字,豈非天命就沒有味道了。古文,就是現在,「豈非天命嗎。豈非天命啊」,就是這個意思。這個哉,哉沒有什麼意思。

 

所以“不共生”,不是“無因生”等等,這個叫中觀正見。反正一切都否定,你看起來一切都否定。不,一切都否定,他肯定了一切。但是加一個肯定呢,又變成否定了。所以中觀正見不加,只有八不!否定一切自然有個肯定。這個肯定的意思呢,不是空也不是有的。

 

離四句絕百非

其實佛在世就說過,佛法我們禪宗祖師經常講,「離四句」,哪四句?「空、有、非空非有、亦空亦有」。就這樣四句。不落於空就落於有。即空即有,你看這個話,講的什麼話。當下空、當下就是有。等於沒有說嘛。非空非有,非空就是有。非有就是空。你看佛多會說話,早就說了這四句了。所以真正要證道悟道德時候,就要離四句,離開這四面的觀點。「絕百非」,一否定,非就是否定,一百個否定,否定…否定還要拿掉。否定拿掉是什麼,他沒有告訴你是個肯定,有個肯定已經要否定了。這是佛的高明。

 

所以佛以後,大家幾百年當中,修行見解爭來爭取,爭的龍樹菩薩大慈大悲,你們真可憐呀,所以寫了《中論》,講一個道理有一個東西,這個東西不是空也不是有,就是這樣,佛的這四句話。可是《中論》就在這裡。可是後代有些人學《中論》學了半天,譬如西藏的密宗,紅教是原始的密宗。另外一個講法,紅教的演變,薩迦派到元朝,然後是白教,所以你們獻哈達的各種顏色的都有了,白教。到了明朝的時候,這三派有一點偏向於男女雙修了,把這個印象搞得不好。

 

所以宗喀巴大師起來建立創了黃教。像你們穿的衣服同東南亞穿的這個顏色,都是有點受黃教的影響。黃教,離開男女雙修,修行的方法,絕對講戒律的專修而成佛的,黃教。譬如紅教最高得成就叫大圓滿,大圓盛慧。薩迦派也是這樣,到了白教最圓滿的是「大手印」。武俠小說上寫大手印,這個功夫練到這個手,一拿出來,那個手,大手拿出來把五百人都捻死了。那個武俠小說亂寫,大手印就是禪宗講的心印。這是代名詞。那麼宗喀巴大師不談這些,叫中觀正見。

 

所以後世的人,跟到中觀正見,中觀正見究竟它是個什麼,得個什麼,不知道。這是講中觀。中觀、般若,講空講有。所以這些,或者是唯物唯心的,管你唯什麼的,這些都是講形而上的。所以佛講空,很多大般若什麼,都是講形而上的。我們現在假使講修持的話,我們有一個身體,有一個生命。精神與生理兩配合起來,這個生命是有形的。是形而下者之謂器。以形而下者之謂器是一個東西,想要求達到見到上面那個形而上的,爬樓梯好啊,還是坐火車好,還是買飛機票,還是買太空船,我要的是這個。買好了太空穿的票才能到達那一邊,形而上,你到達彼岸,才能到啊。

 

你講那一邊是中觀正見,「非空非有,亦空亦有」。上海話叫,阿拉沒有看到。我沒有看到過啊。我現在學打坐修行是買飛機票啊。你說不要修行,不要…你只要中觀正見,你說不要到美國去看啊,有什麼好看呢?美國人還不是那個樣子,他有個眼睛、有個鼻子,不過我們吃飯,它吃麵包而已。是這個樣子。可是我去看,看了以後嘛,回來,原來同我們一樣。不看還是兩樣。所以你那個中觀自己沒有見道,所以中觀也好,般若也好,什麼唯識也好,都講見地的問題,就是我們昨天的見思惑。思想見解,基本上最高的問題。

 

那麼你如果那來打坐做功夫,可以呀。有一個人早給你提出來,天台宗的三觀,「空、假、中」,就是這個道理。那麼你的心理思想,大家說,我坐在這裡妄想很多,你用「三止三觀」一看,就不多了嘛。我雜念妄想很多,這個雜念妄想你去不了,可見是有嘛。你去不了,是有嗎?那你打起坐來一看,每個雜念妄想它跑走了,空嘛。你說空嘛,我清淨不住它又來了,有嘛。真的又來嗎?不會停留住。譬如你要念佛,永遠停留在這一句佛上,你做到嗎?做不到。他又跑了,空嘛。亦空亦有,非空非有。管它空也好,有也好,中觀。

 

所以天台宗,我都簡單給你講了。詳細講很多,叫三止三觀。天台宗的止觀,最後你們學六妙門的時候,用呼吸作功夫的,數息、隨息、止息,然後心理思想起觀嘛。這個不管跟息不息呼吸都沒有關係啦。這是精神方面,觀。「觀」以後「還」回到本來的狀態,最後也非空也非有,是真正身心的淨土。就是天台宗的止觀,就簡單了。學死了,上了多少年的課,沒幾句話給你講完了。

 

所以中觀在修持上,必須要修這個止觀。天台宗的三止三觀,走的路線,最後還是歸之於中觀。諸位菩薩們,中觀這個題目,現在可以交卷了吧。這一卷交了。

 

心意識

這一下講「唯識」了。佛法到這裡,佛過世以後七、八百年。當然佛在的時候,《楞伽經》就提到唯識,這個宇宙,這個世界,佛把精神世界說了三樣,什麼三樣?「心、意、識」。佛把精神世界說了三樣,心意識。我們現在一提佛法這個心,什麼是心?真正的佛法講「心」,就是我們哲學上的“本體論”,就是形而上的那個能生宇宙萬有的那個…“那個根根”。也不是唯物的,也不是唯心的,心物一元的。那個東西叫做心。所以心是這個代號,不是只我們這個心臟,也不是指我們現在思想,如果你那麼看,你就錯得一蹋加糊塗,叫做一蹋糊塗。錯得太厲害了。

 

所以心是講這個。不過,有時候在經典上用這個心,是講我們“思想意識心”。這是古代的漢字,中國的文字簡化,中文可以應用的在科學、哲學、宗教隨便那一方面,只要兩千多個字。中文字你認真認識是最大的學問家了。你外國英文、法文,你沒有多少萬字認識,你還講學問。那真是談也不要談了,那做不到的。而中文你看就是這樣厲害。可是有一個毛病,可是這個心字,有時候它代表本體,那我們看成是思想的心了。就把書也讀錯了。有時候講的思想心,你們也把它講成形而上的體了,有錯了。

 

所以中國一個天字、一個道字、一個心字,有五、六個意義的分類的註解。這個要把中國文化要學好了。心是這個。

 

「意」是什麼呢?我們現在一個人生下來,能夠思想、能夠起作用的,能夠知覺的這個都是意。所以我們大家國內這四十年來意識形態,「意識形態」這四個字,你以為是什麼,西方邏輯什麼,哪裡來的?佛學裡頭抽出來的。什麼「解放」啊,都是佛學的名詞。因為我們中國共產黨這一般創始人,比如陳獨秀李大釗這一班人,包括周恩來毛澤東每一個都是學佛的。有憑有據的,我翻給你看,你們搞不清楚的,包括魯迅,都是研究佛學的。因為有研究佛學了以後,所以革命家都抱了一番懇切的救世救人的精神。是真的吆,那不是假的。包括共產黨、國民黨當年的老的那一批,開始出來的,救這個國家,救這個世界。我們當年還小的時候,都是很真誠的。至於大家你用這個方法,我用這個方法有了意見。那是另外一件事,不管了。現在嘛,幾十年後大家看到了,我們倆一樣,本來一樣嘛。都為國家民族…這個不談,這是現實。為什麼談到這裡呢?這是說明這個意識形態的這個意,就是講這個思想,也是佛學裡拿出來的。心意兩層。

 

第三個麻煩了,「識」,什麼叫「識」?認識,這個是科學了。因此佛學裡頭彌勒菩薩,這個系統下來,把「識」字特別拿出來,作科學的分類。給你講,這叫「識」了。但是印度的梵文也好,西洋的文字也好,中國,沒有辦法。我們大家研究,再用一個字、一個名詞來替代使人家搞清楚,找不出來。「識」我們大家知道,我們眼睛張開,我認識你,就這個識嘛。李先生你識不識啊?認識嗎?識,認識啊。廣東話,識不識呀。廣東話,識不識呀。不是知不知。知不知,就是這個。這個認識,「識」是這個東西。

 

那麼彌勒菩薩,這個比中論,中論是哲學化的,用邏輯講的。唯識也叫做「法相學」,也是邏輯講的,科學化的,一個分析科學的。中論是講理念科學。

 

拿我們現在講,假使我在大學研究所講課,就用這一套方法講,不像給你們兩個用佛法來講,因為你們學佛的,我只好拿這個話,你們容易懂嘛。在那一點學術加上,搞不清了,白講了。你們千萬要注意要修行,要想修密宗,懂得密宗,要想真的修行做功夫的參考,要想真的有所成就,要相對未來的二十一世紀的學術有貢獻,佛法推行的出去,你還非研究唯識法相不可。不懂唯識法相,在未來這個時代,你談都不要談。你佛法站不住。只有唯識的法相深刻的研究,在未來的人類文明之間,有貢獻的。那麼你們…你看,不曉得那個同學小小的寫了這麼幾個字,就還得我這個老頭子要給你們講那麼久的話。這很辛苦的。那麼早上起來,只吃了一口空氣到現在。講了這麼多,所以你們聽了好好留意啊。懇求你啊。不要馬馬虎虎過去了。

 

這個講唯識。唯識把這個人,生命方面,

 

《瑜伽師地論》都發給你了。大家不准打開看,拷問一個問題答的出來,先拿一百塊擺在這裡,獎金一百塊。不管男女老幼啊。鈔票拿出等著,我們管帳的老闆,一百塊呀,獎金。答不出來可是你們每個人要給我一百塊喲。我是做生意人,你搞清楚啊。《瑜伽師地論》十七地第一篇,那天晚上都給你們報告過了,講什麼?一定答不出來,我曉的包賺的。

 

五識身相應的。阿彌陀佛,我這個老鄉厲害。你們教務長真的厲害。一百塊,甘輸了。

但是你看,教務長就是教務長。我那個老鄉答出來。第一篇,我這個方法是教育方法。鼓勵你們讀書做學問,就要那麼認真。我看你們太馬虎了。向我那麼大年紀,有時候看一篇東西,如果是新的學問接觸,看一下,懂了,疏忽了。忽然想起來,我還要翻開看第二次。可是第二次翻了很多頁,剛才明明記得是十七頁,怎麼找不到呢,又翻。第二次還不放心再去看。古人四個字,注意啊,你們求學做人一樣的,「勤能補拙」。只有勤勞,佛法講精進,你們都太聰明了,以為自己都對了,都懂了。犯這個毛病。只有勤能補拙啊。一切要努力,要勤勞、要精進。所以我們這些老同學們,還罵我,你學佛當然不告訴我,你們這一些悠哉游哉的,還搞這一套。自己認為聰明絕頂的。真的,聰明絕了頂,就沒有頭腦了嘛。這四個字大家聽了很舒服,我聽了很可怕。聰明絕頂,沒有頂一定沒有頭腦了嘛。這就是罵人嘛,笨人嘛。什麼叫聰明決頂。

 

五識  相機

《瑜伽師地論》第一地,就告訴五識身。先從科學來,再分析人。什麼叫五識?就是我們人生命,眼睛、耳朵、鼻子呼吸、嘴巴,身體這個生命。這個是物質的、物理的、生理的構成這個身體。現在我們把人變成機器,這個身體擺在這裡,暫時不動。那麼這個身體上面有五官,我們講的,佛法叫做五根。我們普通叫五官。五官有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整個的身體。整個的身體包括裡面的肉、神經整個的啦。這是一個空架子,在他們這些大醫生,博士認為神經反應。

 

現在西方的醫學是唯物哲學,所以常常我在外國、中國,很多兩派,因為我中醫、西醫朋友都很多。我說我告訴你,西醫的根本學問最初基礎,是西方的“唯物”哲學來的。中醫的根本基礎是“哲學”基礎來的。西醫是唯物基礎來,而且它的科學實驗室,是靠動物來,靠機械來的。所以一個醫學的發明,要死了很多老鼠殺了做實驗,很多猴子、很多兔子,結果學會了西醫。忘記了一個東西“基礎”。把一個人當東西看,因為它是唯物。所以趕緊送進來,脫光,拿來檢查。冬天,又脫光又病又冷氣又檢查。所以我說醫院裡,我一輩子不去的。我都熟的很,裡面決不去。沒有病去一定死掉。這個冬天去,冷氣裡頭把你脫光還放在那個肺活量檢查。他學的醫是這個,他唯物的。他當年對猴子、對老鼠也是這樣幹。一個病人不過是個東西嘛。

 

中醫不然,我們小的時候,中醫來看,一來了,請來,像我那個老師就是中醫,一進來了以後,把帳子放好放好,不要…叫他手拿出來,把他被子該好,拿出來慢慢摸。窗子關好。然後開了藥吃了以後,還坐在旁邊等。我看兩個鐘頭會出汗了。一出汗,一叫了,哦!好了。這一幅藥不要吃,這一幅趕快熬了。中醫師是把人當人看。西醫把人當物看。這兩個…是真的啊。這一點假使辦個醫院,非改進它不可。你這一套我都懂。所以我可以敢罵人。你會的我都會,我會的你不會。就凶了嘛,沒什麼了不起。這兩個觀點不同。

 

我們懂了這個,回轉來看。這個機體管你神經、細胞,這一部分唯識很科學,暫時不談。

 

這眼睛能夠看東西嗎?不能。這個眼睛眼球活的,就是照相機一樣,它很靈活,可以照一切。這叫做所看。眼睛是所觀,所看的一個工具,我們眼球。但是這個工具裡頭呢,我們照相機後面有個人。這個人使這個照相機在後面卡喳一按,它才把影像吸收進來。所以眼識有這個作用。

 

但是眼識看到東西一過來以後,眼睛不能分別。譬如我們假設一個人,碰到一個很嚴重、很危險的事,馬上後面一支槍,一秒鐘就殺死你。他看後面東西都看不到了,明明看到你都看不到了。因為眼球雖然看到你,眼睛看到,心意識不再這上面。照相機後面那個人沒有,後面是第六意識。眼識這樣懂了嗎。

 

我不讀書的啦,講課不喜歡用那些名詞。越聽越青蛙跳井撲通、不懂,那聽個屁。你們以後,尤其出去弘法去,要把最高深的道理,講的很平實,使人家懂。法師們注意年輕法師,你們都是大法師,將來我看到你都要跪下來拜三拜,好好的。這個耳識也是一樣的。但是眼睛呢?注意哦,剛才講到第六意識了,眼睛為什麼講…它本身有個識的作用嗎,有。這是科學了,所以佛法非常科學。

 

剛才講,我們一個人心裡頭有了嚴重的煩惱與痛苦,或者有嚴重的高興和危險的事,對前面的,眼睛前面的事情,見而不見,看不到。看到了不知道。或者一個生了神經病,一個瘋子看到前面的東西,看到了,不知道你識誰,會不會,懂不懂啊。所以孔子也講,「心有事焉」,肚子裡有事心裡頭,「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嘛。對不對,一個人,你看有時候你們自己人生經驗都有嘛。心裡想一件事情,別人走過你前面,是看見一個人,可是沒有看,不知道是誰。對不對,是不是這樣。幫一下忙嘛,唱戲也要有個人幫腔嘛。你幫一下腔,我這個唱戲有精神了嘛。你們都不響就沒有意思了,好嗎?這叫你注意了。

 

剛才講,所以常常我們笑禪宗的人,功夫到「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第一步。後來又「見山是山,見水是水」。我說你見鬼不是鬼,亂說。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這就是見道了。這是打坐或者…這個誰都做到了。一個要槍斃的犯人綁出來,馬上綁到法場了,你說它見人不是人,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它已經嚇昏了,看得到嗎,看到。你懂這個意思嗎。

 

所以眼本身沒有意識起作用以前,這個眼還有眼識,它本身有個生命功能,這個叫「眼識」。這懂了吧,這是科學。所以我們一個人要老了,要死了,這一副眼睛還好。現在有人菩薩心腸發心,吩咐孩子,吩咐兒子,吩咐後代,我要死了,我這副眼睛很好,你叫醫生給我挖出來,留下來,移植給那個沒有眼睛的人。那麼醫生趕快,快要斷氣以前,馬上給他挖出來。冷凍起來,送到另一個人,把那個眼睛挖掉把他接好。它又可以用了。那麼眼識這一部分功能,它存在,什麼叫「識」呢?這個是生命的能,就叫生命。

 

這三個原理,「暖、壽、識」。他溫度,有一定的溫度。「暖」,佛學叫暖。那麼它的生命的作用,活的。告訴你,暖「壽」,這個識的作用起來了。所以佛法是真正的科學。你以為我們行香、跑香、打坐是科學。也是科學,這叫打的科學。所以眼識這樣懂了吧。

 

所以,唯識上告訴你,唯識,彌勒菩薩這個系統下來,眼睛要看東西,要有九個因素才能看的見。耳朵只要八個,鼻子、嘴巴、身體只要七個。眼睛為什麼要九個,眼睛要空,空間。如眼睛沒有空間,沒有距離,幪起來看不見。所以要空、要色、要許多,叫九緣,才能看。耳朵不一定要空間了。鼻子要聞這個味道,嘴巴不能有個空的因素,有空就有距離,有距離嘴巴就吃不到東西。嘗不到味道了。所以後面只有七個因素。這些不要光聽學理,同你們打坐做功夫,這樣懂了你們才會打坐做功夫。這叫前五識。所以了法法師就答出來。《瑜伽師地論》第一篇五十身相應地。

 

六識  愛恨分別獨頭夢

第二篇,第二地叫「意識地」了。這才講第六意識。所以我們現在簡單跟你講,你們好好去讀書用功,眼耳鼻舌身,前五個叫前五識。這個前五識是什麼。第六個是意識,意識厲害了。眼識能夠看東西,不是講眼睛。耳識能夠聽聲音,但是都不能分別,只有第六意識,分別意識。眼睛一看到外面的色就交給第六意識了。這是黃的衣服,這是白的,這是男的,這是女的,都是第六意識。

 

所以我們下面,要問我們這些醫生博士們,這個第六意識,在腦裡、在心裡,〈哎,這個問題你問我,我就覺得你問得過癮。那慢慢再跟你研究。那個問題就擺在一邊,現在不賣,一百塊不賣的〉。所以第六個叫意識,第六意識,第六意識就是我們現在白天的,你們說參「無夢無想主人公何在」,現在是有夢有想。我們聽的見能夠講話,六根都可以起作用,是第六意識在指揮。你眼睛所看的,耳朵所聽的,前五識馬上交給總司令部、總指揮部是第六意識。這叫明瞭意識。明明白白的,也叫做分別意識。

 

第六意識,但是明瞭意識分別意識當中,有時候還有個作用,獨頭意識,若無若有之間的,單獨的獨一個頭的頭。獨頭意識,怎麼呢?譬如說我們意識的作用,一定配合前五識。前五識配合第六識,有時候一個人在那裡,好像楞了半天。什麼都沒有想,愣住了。可是在想沒有?在想。眼睛沒有看,有時一個好像很清醒的,似有似無的這一個東西,他單獨的不配合。

 

平常我們思想配合前五識,第六意識,有時候,那裡那張畫很好,剛才客廳裡看到,我們一邊在這裡,聽人家講話耳識在聽,意識還在想那一張畫。這樣等等。可是有時候呢,這個意識,譬如我常常講他們,你們怎麼愣住在那裡。你說那在做事,頭也沒有動,前五識好像沒有用。可是他有思想嗎?裡頭自己都不知道,有個在想,那個獨頭作用。

 

獨頭意識後面翻過來什麼?夜裡睡覺的時候,會做夢,叫做獨影意識。獨影意識包含很多了,就是現在西方學問的,心理學,最高只講的下意識,潛意識。所謂下意識、潛意識,在我們佛法的文化裡頭,是屬於第六意識的,獨影意識。獨影,譬如人會做夢,這個做夢,你眼睛眼識沒有去用嘛,眼睛沒有睜開,真的沒有睜開,你在睡覺嘛。耳朵也沒有用。可是夢中可以聽得到,會看得到。這個是第六意識,把平常的習慣反映,它含藏裡頭,等你睡眠的時候,像放電影一樣一幕一幕的放出來。

 

所以世界上做夢,任何最長的夢,不會超過五秒鐘。而且夢往往是過去…許多經驗片斷兜攏來,或者因為,夢分很多種,專門講夢給你講,可以講半年的課了。要講半年,有時因病態而發生的,有時候因情緒而發生的,各種片斷兜攏一個夢境。

 

你看世界上有一個人夢境,譬如說信基督教的,它可以夢到上帝、耶穌。你們信佛教的很難得夢到它,夢到菩薩。信鬼的夢到鬼。世界上有個人夢到「哈不愣蹬」沒有?因為東西文化裡頭,沒有這個東西嘛。你媽媽也沒有告訴你,我們媽媽會告訴我,吃飯不要丟在地下,有罪過給雷公打死呀。我們意識從小就有個雷公。再看了封神榜,嘴巴尖的,有翅膀,手裡拿個鏨子,這裡拿個錘子,不對,轟隆打下來,四分五裂。我們意識有,你到了夢境某一個階段,雷公就會出現了。所以天堂、地獄、上帝都是獨影意識來的。

 

獨影意識,這個獨頭,獨影的作用,注意啊,三個地方容易出現的,夢中出現獨影,平常沒有。平常如果獨影意識,這些境界很多的話,神經病。精神病出現了。所以我常常訪問精神病院,一進去一百多人,一看很慘啊。那個大醫院,有些個給鐵鍊鎖著的,有些給塔吊在那裡不准動,因為他要殺人,有些對你笑的,你來幹什麼。

 

我站在一百多個精神病人當中,我站了半天,我就告訴這個醫生,我現在真不知道,我是正常的,還是他們是正常的。真的,以所有精神病,看我們進去,這個傢伙是瘋子。跟我們都不同的,我們覺得他是精神病,究竟誰是正常的不知道。所以這個世界我活了幾十年,大家是不是瘋子,或者我是瘋子,我到現在沒有搞清楚。你們搞清楚了沒有?因為你們比我高明的多了。你想想看,這個世界誰是瘋子,誰是正常的。除了佛,所以佛成正覺者,只有他大概搞清楚了。頭腦清楚了,正覺。我們這些都是妄覺,亂的。沒有搞清楚。

 

所以獨影意識是第二個,你注意哦,第一個是夢中會出現的。這個第一是代表啦,並不是一定是第一第二。第二是精神病。

 

第三、打坐的時候,當你六根真的有一點像定境,身體六根感覺出了很多境界來的,這個都是獨影作用。一般人把獨影當成特異功能了。那麼獨影,你要問我,後面這幾位醫師就要問了,獨影同腦神經有沒有關係?有關係!看通過哪個神經。這一刻我要另外賣了,價錢要高一點才給你講。現在來不及,來不及告訴你們,一切太多了。

 

這是第六,獨影意識。所以有個同學問修行跟男女形的關係,獨影意識與性的關係,嚴重不嚴重?很嚴重。當然不只「性」的一個種子了,很多東西問題來。那麼西方文化、科學、哲學、宗教只懂得這個階段,六個。那麼他叫下意識,獨影叫下意識。但是佛法分法所謂八十八個。

 

 

七識  末那意根數取趣

第七識,連玄奘法師沒有辦法把他翻譯出來,只能夠嘴上講。這個第六意識,你說人會思想意識的根根,在哪裡呢?意識不能起作用,還有一個“意的根”,這個翻譯,梵文翻譯叫「末那識」。末那就末那,我們只好講第七識。第七識是個什麼東西呢?佛學裡頭名詞很多,還有人叫「數取趣」。我們聽那小孩講,去?去的吱,蟋蟀,數取趣。北方人趕蟋蟀的一樣,所以不用。也有講叫第七叫「俱生我執」,也有叫「意根」,好多名詞。這一個作用,意識後面還要找他的根,這個根就是第七識。

 

第七識可以叫意根,就是我們入娘胎的時候,除了後面那個功能,帶我們變成胎兒。一有胎兒就有我見,生命就有個我。嬰兒在娘胎裡頭沒有第六意識。第六意識種子在這個我的「根根」裡頭。我們一個嬰兒生下來,頭頂還在跳,不會說話的時候,現行的第六意識是沒有這一生。等到頭頂封了頂,開始會說話的時候,這一生的第六意識才出來了。

 

那麼我們第六意識出來了以後,受家庭的影響、社會的教育、文化的等等,就形成現在的意識。人到老了,這個意識形態越來越頑固。所以人家罵我,說你老奸巨。我說,阿彌陀佛,你怎麼那麼聰明。你是大哲學家,你怎麼知道?人到老了,那個意識越頑固啦。染污越厲害了。然後告訴年輕人「你懂什麼,我都活了八十歲了你知道個屁呀」。實際上他那個意識形態越來越頑固。這個意識越到老越頑固,這是第六意識。

 

那個第七識在胎兒裡頭,這個東西又帶到胎兒來生的。就是第七識種子帶過來。第七、第八,第七識就很難講。所以你們打坐,所以要把身體的氣脈打通了,身體空得了。那是你們那麼說啦,你那個第七識末那識,沒有打破以前,氣脈打通,空掉身見,才不可能呢。〈奧,這樣。不要笑我,好像你也自相矛盾了。以前講氣脈打通了就空了。佛法是個誘導啊,一步一步啊〉。末那識真了了,所以轉第七識,我見。那才是大公無私的境界了。為眾生者,沒有小我又大我。所以了就得了「平等性智」。

 

第六意識轉了,唯識的修行只講轉,沒有講斷了,沒有講改變哦。這是非常有理由的。第六意識轉了,不是凡夫分別心,就轉成智慧了。第七識轉了,轉成平等性智。才真的大公無私,大慈大悲了。

 

八識  心物一元阿賴耶

像你們現在小蘿蔔頭們,還在第六意識業裡頭轉。第六意識還搞不清楚。這個叫第七識,已經非常難懂了。簡單。後面還有一個根,要把它拔掉的。這個第七識後面還有個東西,這個東西是心物一元的。這個東西沒有辦法翻,只好翻音叫「阿賴耶識」。如果勉強翻譯,叫「如來藏識」。這個東西心物一體的,這個東西也就是等於引用僧肇的話,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一概平等。人也可以做上帝,上帝也可以做人,是自由民主平等的。天地與我同根嘛,這個東西即第八阿賴耶識。

 

整個的三千大千世界、物理世界、物質世界是它所形成的。我們的生命精神部分,也是它所生的。所以玄奘法師講第八阿賴耶識呢,講了一個偈子叫,「去後來先做主公」。人死的時候,前天跟你們講,死過了,最後那個地方暖氣都斷了,阿賴耶識還沒有完全離開,等最後那一個部分的暖氣都斷了,冷卻了。阿賴耶識離開沒有了,才算離開真離開了,那你們才搞錯了。一般講唯識的統統都搞錯了。

 

我問你,我們的指甲常常剪,對不對。我們的頭髮也常常理。你看,頭髮和指甲剪下來。你給它好好保存一萬年,一千年變成化石可以保留,那是不是我呢?是你身上剪下的指甲是你。等於佛的舍利是不是佛呢?是佛。可是你知道痛吧,你剪下你的指甲。你現在指甲一打它,有時指甲也會痛啊。你剪下來的指甲,再拿去打它,你這裡痛不痛呢。那個是你哦,不是不是你哦。

 

你們研究看這是科學、哲學,第八阿賴耶識。所以我們的生命,天地萬物為一體的。所以舍利,你說的了道的人死掉,舍利不是也是真的。這是科學啊。我只告訴你指甲、頭髮剪下來,擺在那裡。這是什麼作用?所以你說身體冷卻死亡了,阿賴耶識完全離開,沒有啊。你的生命還在這個宇宙之間。可是你存在不?就是中觀正見了。不一不異、不來不去、不生不滅、不斷也不常。所以「去後」死的時候最後走,「來先」投胎的時候沒有第六意識,所以自己入胎,作不了住,除了有道的人。莫名其妙被那股因緣業力,就吸進來。自己跟父母兩個有因緣,自己就撲過去了。兩個磁石吸鐵一樣就粘住了。「來先」投胎,只有第八阿賴耶識的功能,同第七識的意識根來投胎。第六意識思想沒有分別心沒有。去後來先做主公。宇宙萬有,「受熏持種根身器」,

「受熏」它能夠變成身體,

「持種」保持宇宙萬有同生命的過去、現在、未來的一切種性,受熏持種。

「根」能夠生成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身」能夠形成我們的身體,

「器」就是物質世界,能夠變成地球、太陽、月亮。

「受熏持種根身器,去後來先做主公」。對不對?同學們。我背對了,好,謝謝。這個老師說我對了,好好記得。你們《八識規矩頌》都要背的。所以你打坐、修行、得定,你的習氣沒有轉變,第七識、第八識沒有破掉,你開悟。那是言旁一個口天吳的誤。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