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September 27, 2020

第二十盤

 

01本師成佛與打七

02生命科學及死亡

03中陰和入胎

04住胎與成長

05七支坐法

06體操與入定方法

07入定福德智慧

08安那般那六妙門

09龍樹及概論

10定境分析

11止觀詳講與定境

12羅什法師

13四禪與氣脈

14般舟三昧與氣脈

15韓愈李翱

16張商英開悟

16

17達磨四句

18德山與曾參悟道

19馬祖及朱元璋

20靈光獨耀四偈

21一二禪境界

22見戒禁取見

23三四禪境界

24八定的修持

25達磨祖師

26參話頭

27克勤禪師

28峨眉山閉關

29輕安和靜坐經驗

30光厚和洪部長

31唯識和中觀

32中觀與八識

33現量比量非量

34密宗修法及唱念

35八識頌

36洪醫師報告

37楞嚴經真心

38楞嚴世界成立

39楞嚴經總結

40教育和希望

 

 

 

 


靈光獨耀,迥脫根塵,心性無染,本自圓成」,剛才怎麼講,不是,心性無染,本自圓成。但離妄緣,即如如佛。心性無染,還有兩句翻一翻,反正他們幾位,我們一班同學,老的也好嫩的出好跟我好多年,一提都清楚,到時間都忘了我講,哎,都對啦,老師我早就想到了,我不講,哎,老師我也不知道,都很高明的哦,還少兩句等等啊。

 

靈光獨耀,迥脫根塵,體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無染,本自圓成,但離妄緣,那,你看我表演給你看,我的筆記本自己帶的,他們同學當年也同你們一樣,動不動記筆記本,記了多少次了,不行,現在叫他幫我想不可能,所以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已,還是老頭子自己來就出來了,這些古老闆很古啊,古到上古去。

 

靈光獨耀,迥脫根塵,體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無染,本自圓成,但離妄緣,即如如佛」。

禪宗心法都傳給大家了,他說我們自己本身本來在這裡嘛,隨時不變的,你要無想無念,那個無念無想不是你去無念你去無想,這個妄想心理根本不在你裡頭停留啊,它本來沒有根的就是無想,本來沒有根的所以叫無念,然後一切無所謂空,無所謂有,自性的靈明,靈光獨耀啊。

迥脫根塵,什麼根啊,眼睛、耳朵、身體、頭腦這些都是根,生理的。塵,什麼是塵呀?外面的物理世界,聲、光、變化都是塵。我們自性離開物質的離開肉體,他不需要,自己本來一切生理呀,一切物理世界起的作用都靠它來的,所以靈光獨耀脫離開解脫了根塵,你只要眼睛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不是故意做的,也不要故意把念頭壓制下去,自己本來很現成的,

體露真常,它全體顯露了,它是永恆存在,不生不滅的一個東西。不拘文字,你叫它佛也好,叫它覺性也好,叫它道也好,叫它祖宗也好,上帝也好,叫它哈不隆咚也可以,它也不怪你,體露真常,

不拘文字。心性無染,我們自心自性的本體,並不受任何東西的染污,好的不受,不受好的染污,也不受壞的染污。

本自圓成,本來現成的。

那麼你怎麼用功,

但離妄緣,一群野鴨子飛過去了,馬祖問百丈,對不對,這是什麼?野鴨子,哪裡去了?飛過去了,同那個金剛經說的,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不一樣嗎?現在我們假使問我們這幾位老朋友,當年文化大革命你們怎麼樣?野鴨子飛過去了,那還管它個屁,過去就過去了,就是這個道理,所以但離妄緣,離了一切妄想因緣,此心境呢,

即如如佛。一切的痛苦,一切的恩愛,一切的榮華,一切都飛過去了,只要離開這些妄緣,當下一念清淨,剛才晚上這一堂坐在那兒,就是如如佛,「如如」兩個字形容不動,本來不動,清淨的意思,但是注意這兩個字,不一定作本來不動的解釋,

 

「如」字怎麼說,好像,好像,差不多像了,就是佛,所以「佛」中文翻譯,這個「佛」不是以個人作代表了,就是宇宙生命同我們生命的根根,這個翻譯叫做「如來」,如來並不是只代表釋迦牟尼佛,所有成佛的人他的總稱代號就是如來,你要知道喔,這個「如來」,是翻譯用的,所以翻得太妙了,如來,好像來過,釋迦牟尼佛好像來過,走了,但是你看好像來過,可不可以翻譯「如去」呢,嘿!可不可以翻譯「如去」呢?可以,古文曾經不翻譯如來翻譯如去,後來研究了以文學氣味來講,「如去」兩個字不如翻譯「如來」的好,但是「如去」在哪裡呢?十個名號裡頭已經用了,用了什麼叫善逝,逝、過去了,善於過去,善於逃避,善於走了,十個名號之一,翻成「善逝」,就是如來如去,所以,但離妄緣,即如如佛。你看現在余小姐一上來野鴨子飛過去了。

 

一般的佛法,漸修法門,到達了講道理而可以證入,講道理可以證入,有形相可以證入,有方法可以證入,都是如來禪,譬如剛才講的,馬祖百丈師徒的這個公案,這個故事,百丈禪師後來說法,就拿我們剛才給你講的,他的說法是法語,因為他當然不能說他是佛,只好叫他是祖師,等於孔子以前沒有聖人,孔子以後誰也不敢稱聖人,劃分了一個時代,釋迦牟尼佛以前,釋迦牟尼佛說有佛,佛可以這樣講,別人不敢說,釋迦牟尼佛以後,到現在沒有第二個佛,縱使有也不敢,不好意思,

 

所以像百丈禪師所說的法語,靈光獨耀,你們體會一下在座打起坐來,不打坐,現在就可以體會,這個心中什麼雜念都沒有眼睛還是張開看到的,不過不注意去看一個東西,耳朵也聽到,不注意聽一個東西,身心都擺在這裡不用,靈光,可是能知能覺的這個東西本來存在的,靈光獨耀,迥脫根塵,體露真常,它身心本體,本來明白地呈現,擺出來在這裡。不拘文字,你講它是如來也好,講它是佛也好,講它是禪也好,這些都是文字了,有一個言,什麼叫文字,文字就是語言,言語,什麼叫語言,言語呢?言語就是思想,你在裡面想的沒有表達出來的叫思想,表達到嘴巴上就叫語言,把這個語言記錄在白紙上就叫文字嘛!就那麼簡單,還不是一個東西,它過一個階段變了一個樣子,名稱就不一樣,在裡面叫思想,思想還要分,思是思,想是想,把思想在裡面的,不能……,在內在的說話不叫說話了,到了嘴巴上把思想表達叫語言,語言記錄下來就是文字。

 

他說體露真常,不拘文字,什麼都沒有。心性無染,因為這個心性本體不受任何的染污,善也沾不上,惡也沾不上,什麼都沾不上,體露真常,心性無染,本自圓成,本來自己圓滿,本來自己很現成的,本自圓成。怎麼樣修證啊,但離妄緣,一切妄想放下了,不要……,放下這是個方便的話,硬要自己內在想把妄想放下,放下了什麼都不知道,無想定就是禪了?還有人不懂,拚命在追這個,奇怪,都講過了。但離妄緣,即如如佛,像這樣的說法,有理由可究,像這樣說法也有方法,有次序有理論,有事實可循的,等等,都稱為如來禪,如來禪都是一個東西嘛,這可以說這些分類以它的教育法,以它的時代方便,以它的地區言語不同而差別。

 

那麼什麼是祖師禪?那完全不同,如果我們比方法,百丈跟著馬祖,這是什麼?野鴨子。哪裡去了?飛過去了。鼻子把它一扭,哎喲,這是祖師禪,就那麼簡單,下文都沒有,你去體會去。這還沒有什麼了不起,還有更了不起的作風、手法,那是祖師禪,連你做什麼註解都無法註解,無法解釋理由,可是你真悟道了,哈哈一笑,完全懂了,那個呢!是祖師禪。

 

如果講祖師跟你講的話,用的方法是無義語,沒有道理可以解釋,無義語,沒有意義的,沒有道理可以解釋的,那是祖師禪。如來禪以下有義語,有意義,有道理可以推測的,所以你要分類,問這個東西,講起來就很多了,你這麼一個問題,如果在研究所,你問好,文化程度高,就可以寫博士論文,寫了這樣一個題目,寫它個二、三十萬字一本書出來,然後指導老師叫個有聲望的,給你掛一個名,慢慢考取了就是博士一個了,

 

千古文章一大抄,這還客氣話,千古文章一大「偷」,都是偷來的,這些大概答覆你是這樣,仔細研究問題還很多,可是你要注意喔,希望你在這裡,這幾天當中不要浪費這個精神了,好好研究自己怎麼樣能夠得定,怎麼樣能夠修到止觀,至於什麼如來禪、祖師禪,這些名相知識問題很容易解決,沒有了不起,就怕你不開悟,一悟千悟,真的證悟了那個心性的境界,萬法皆通,你自己都明白了,要不要來扭一下鼻子啊,扭了鼻子好睡覺,

 

【參話頭】

我們現在放參了,回去休息睡覺,既然講到禪宗,我們給你參一個話頭,這個話頭,也是祖師禪也是如來禪,所謂話頭,禪宗叫參話頭,「話頭」現在翻譯過來就是問題,話的頭頭,這句話還沒有說出來那個頭上前面,就是問題,古代呢不叫問題叫話頭,那麼在江浙一帶講土話,儂啊什麼話頭啊,你想講些什麼講話頭,就是這個,話頭,所以禪宗是參話頭,什麼一個話頭呢,今天我們講了禪,今天給你參個禪,話頭,不是,念佛是誰這一套,「無夢無想時,主人公何在?」

 

有義語的話頭,我們白天清醒,腦子精神好的時候思想,都能夠作主知道,作夢的時候呢,雖然做不了主,理論上我們知道,作夢的也是我,這個作靈魂,作主人公的心性去作了夢,但是真正也不是像白天那麼清醒又不作夢,完全睡著了,甚至可以說,睡得像死人一樣,我這個心性本體,能夠做主的在哪裡,這個你找到了嘛,生死來也不怕了,睡眠就是這個小死亡,睡著了就跟死人差不多,不過還差一點呢,這個來往這口氣沒有斷,真的睡著了,來往這口氣出去了不轉來,就再見,或者這口氣進來了不出去,拜拜,一樣就是再見,就那麼簡單,睡著了,這個時候,所以今天晚上看看這個話頭參得出來否,「無夢無想時主人公何在」,參不出來一輩子去參去,

 

有一天參通了,不要說你大徹大悟,至少有一點道理了,無夢無想時主人公何在,在哪裡?這個話頭不能擴大了,擴大了以後就是這樣,父母未生以前,我的父母還未生我,如何是我本來面目啊,我本來的生命那個東西是什麼,怎麼樣會來投胎,怎麼樣變成我來,父母未生以前,如何是我本來面目,怎麼樣才是我的本來,究竟是唯物的還是唯心的,唯心,唯心怎麼來,唯物,唯物怎麼變,其實你這樣參,參第二個話頭,比較不大容易上路,

 

我告訴你,先參第一個話頭,無夢無想時,主人公何在。至於說,這個就是……,剛才我答覆那個同學說的也是如來禪也是祖師禪的話頭,如果真講祖師禪的話頭,那不好參的,怎麼參,如何是佛,什麼是佛,干狗屎。干的狗的大便,你去參去,如何是佛,干狗屎。有位同學提了問題,問到如來禪與祖師禪的差別在哪裡,這些問題啊,我告訴你,不是問題的問題,怎麼叫做不是問題的問題呢,依禪宗佛法來講,原始沒有這一套什麼囉嗦的東西,任何一個學問,一個東西,越到後代,後代一來,就越來越變質了,越精細了,分門別類越多了,本質越差了,一個文化也是如此。所以我常常說進步與退步,什麼叫進步,什麼叫退步,同樣的一個問題,人類的歷史文明以科學物質的文明來講,越來越進步,越細密,以文化精神文明來講越來越退步,越變樣,不是那個本質了,

 

我們現在不牽扯那麼多,年輕同學問如來禪、祖師禪,大概書也看得……,亂七八糟的書大概看得蠻多的,所以喜歡搞思想,這學術界與禪宗後來講到佛教禪法的分類有這個事,實際上還不只這樣,有八種禪,也有九種大禪,你年輕要想研究,你翻開我告訴你捷路免得你去找,你翻開佛學大辭典看看,什麼是八種禪,人生的日子非常短暫,所以我們不能再浪費時間了,這兩天亂扯一頓,扯到什麼禪宗等等……,一講禪宗天下大亂,怎麼說法呢,大家就狂起來了,所以學禪,禪宗的「禪」,有一個很容易發生的流弊,變成口頭禪,就玩嘴巴了,

 

真正的功夫,真正言下頓悟,一句話下面大徹大悟的人,千古以來,幾個人而已,不是普遍做得到的,譬如像禪宗的六祖,慧能大師,我們的老祖師,一個字也不認識,沒有出家以前挑柴賣,聽到人家念《金剛經》,聽到一句話,他也不認得字,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有所領悟,所以後來才到黃梅,因為他是廣東人,那個時候向北方走,黃梅在湖北,到了湖北,見五祖,然後服勞役,五祖一看,太聰明了,要加磨練,所以給他最苦的工作做,磨練了兩、三年,再給他講一次,《金剛經》,所謂三更入室,半夜起來給他講《金剛經》,重新講到,就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個時候,才是真正大徹大悟,這一些是禪宗的真實的公案,

 

從後來說馬祖、百丈、臨濟、曹洞等等以後,言下頓悟不是沒有人,太難了,太難、太難……,都變成口頭禪,不然呢,更差一級就是野狐禪,什麼叫「野狐禪」呢,就是百丈禪師的時代的公案,

 

【上堂說法】

後來昨天講到百丈禪師,以後他在江西,馬祖過世了,涅槃了,他開堂說法繼承法統,那當然,這個門下士跟他參學的太多了,每次上堂說法,上堂說法等於我們現在一樣,這個呢不是說三言兩語打機鋒,譬如我們昨天所提出來的,靈光獨耀,迥脫根塵,不過給你們介紹一下,不是這樣講,

 

什麼叫上堂說法,禪宗大和尚上堂說法,譬如妙老大和尚,平常不隨便講法,上堂說法的時候很嚴重了,披上袈裟,正式的比丘的禮服穿上,前面一個小和尚端著檀香爐,兩排好幾個,拿到拂塵,拿到錫杖,然後前面引磬開路,叮叮,香花繚繞,那等於皇帝出場一樣,然後到了這個座位上,和尚慢慢登座,坐在上面,下面不是你們這樣坐著了,站著了合掌,等於朝廷皇帝上朝,寂然無聲,一點聲音都沒有,和尚才開始說法。

 

所以禪宗的大禪堂,大殿上有佛,禪堂裡頭過去不供佛,沒有佛,沒有佛像,為什麼?佛、法、僧三位一體,大和尚本身就是現代佛,代表了佛,三位一體,所以和尚堂說法,和尚這兩個名字就是大師,現在給人家聽的,以為是隨便叫,過去叫和尚,很嚴重的,像我們當年第二次……,在抗戰以前,和日本打仗以前,普通人看到出家人某某師,譬如宏忍師、誠信師已經了不起了,什麼誠信法師,這個就很嚴重,沒有幾個可以叫法師,現在,今天頭一光明天就法師,那就是沒有發的法師了,頭上無發的法師,這是隨便了,法師,也就是阿闍黎的一個稱號,「阿闍黎」就是教授師,教授兩上字出在佛經的戒律方面,大學裡頭教授,教授師就是阿闍黎,大阿闍黎,大教授師稱法師,現在都隨便了。

 

和尚上堂說法,怎麼說呢,昨天你們看了百丈那幾句,你們同學背來了沒有,黑板寫出來,那麼百丈禪師當場的說法怎麼樣,本人不在場不知道,我們小的時候,看到禪宗大師說法,靈光獨耀,迥脫根塵,體露真常,不拘文字,好像唱京戲一樣,心性無染,本自圓成,但離妄念,即如如佛。下座。

 

我的媽,聽了半天不曉得搞什麼,等於我年輕的時候,在杭州,就跑到瑪瑙寺、菩提寺,聽些大師講經,講一部經「如是我聞」四個字講了一個禮拜,什麼叫做「如」,「如」這個音怎麼樣讀,「如」是什麼意思,又是如來如法,反正一大堆,聽得下面,像我那個時候二十幾歲,很想找個佛法這個什麼東西,越聽越想睡覺,他講的我都聽懂了,但是覺得都沒必要。一個如字,一個如字講了兩天,如是,是講了半天,一個我字發揮了很多,一個聞字,這種講經方式,在一百年前還可以,因為教育不普及嘛,你這樣一個字作國文上課一樣,慢慢解釋,表示學問多,這個法師講得好,大家都不懂嘛,下面聽經的人呢,知識程度什麼程度,斗大的字不過認識一個把兩個的人你這樣講可以,你高度知識分子,聽你這樣講才受不了呢,

 

所以呀每個廟子呢,開始的人都很多,進來的,但是都是年老的,年紀大的人,最後呢,剩下來每個廟子,都是幾個老太婆,所以我批評每一個佛教的廟子,一進來一看,女的多於男的,老的多於少的,最後剩下來,五、六個老太太經常來的,都是如此,

 

一到了天主教堂、基督教堂一看都是年輕的,而且都是講洋文的,而且每個活潑潑的,到了佛教廟子看看,每個死沉沉的都是老太婆,然後嘟嘟……不是說老太婆不對呀,它自然走上一個暮氣,就是要……要……,太陽下山那個味道。譬如虛雲老和尚也是我師父,在重慶講法,當然我們……,他的弟子皈依他的有多少數不清啊,每一次一皈依,都是密密麻麻,都滿了整個都是,那麼取法名怎麼辦,寬字輩,寬字輩,你原來叫什麼。我原來叫憨不楞蹲,那就是「寬憨」吧,你叫什麼,你叫「愣不憨」吧,你叫「寬楞」吧,反正亂取一頓,都是皈依弟子,

 

至於這些,這個這個貢噶活佛也是我師父,密教的大師了,除了那些人啊,都來灌頂,灌頂灌不到的,後面的怎麼辦呢,拿竹竿子吊在,呿……頭上一灑,都是灌了頂了,都灌了,活佛灌頂了,好像頂上都好像好清涼哦,我站在旁邊看了無限地感慨,很好的一個,世界上最好的一個教育,最好的一個宗教,一個科學、一個哲學,最後搞個宗教形式搞成這樣,

 

我們講回來,不要講多了,虛雲老和尚上座說法了,羚羊,他的湖南腔我也學不來,羚羊掛角無蹤跡,一任東風滿太虛,下座。

 

我們私底下問,師父啊,你這一套,我說你手裡教出來幾個呀。末法時代根機不行了。所以他都叫人家念佛。我說師父啊,是他的根機不行,還是您的手段不對呀。我跟他倆亂講,別人是不敢喔。一個貢噶活佛,貢噶活佛你們沒有見過那個師父,西藏的紅教、白教、花教、黃教的大師那真是啊,個子呢比我還高一個……高三分之二,我手要這樣摸到他的頭,身體這樣寬,他一天到晚盤腿坐在上面,難得下來走一下,走一下,我在他旁邊我變成他的手棍了,他手正好放在我頭上,我說師父啊,我好像變成你的手棍了,他就笑了,那麼寬,那麼一個大個子,一天到晚盤腿在上面,

 

後來我問那個師兄,你跟他多久了。四十年。我說,我們師父有個什麼長處。那個西藏人說,什麼意思。叫人翻譯給他聽,我不知道。這位跟他的師兄,我們叫他「包包喇嘛」,這裡有個肉包包,不是天生的喔,他天天拜佛,拿這個地方碰地下,咚啊咚,這樣磕頭,磕出來一個包包,他有天眼通的喲,他說你問這個問題答不出來。我說你想想看嘛,你跟他四十年在旁邊。他說我告訴你,我跟他四十年,沒有看他發過一次脾氣,哎唷,我說這還得了,這就不得了,因為貢噶師父不發脾氣,什麼態度,永遠是這樣,永遠是笑臉,有時候我問他問題,特別刁難、古怪,他還是笑著,不像我一動就罵人的,這兩個方式不同的。我說,是真的呀,你跟他四十年你沒有看到師父發過一個……,他隨便什麼事情,他說……我說,好了,這一句話就夠了,不要再問了,不像你們這樣問東問西,他的鼻子怎麼樣,鼻子向下的嘛,左鼻孔呢,左鼻孔也是朝下的,右鼻孔呢,更朝下嘛,多囉嗦,問問題就要點一抓,就……,聞一而知十啊,

 

【野狐禪】

所以講禪宗,百丈禪師上堂說法,有一個老頭子,每次他說法就站在旁邊聽法,聽了好久了,有一天,百丈禪師突然動念了,很奇怪,這個老頭子,怎麼每一次說法他都很誠懇站在旁邊聽,大家都出去了,除了……,這是禪堂喔,說法是說法堂喔,叢林下禪堂是禪堂,說法堂是說法堂,所謂「說法堂」等於現在講課堂上課的,百丈禪師……,

 

他一個人還留在那裡,百丈禪師就過去了,你怎麼還沒有走呢。

師父啊,他說,我不是人。你是什麼。他說,我是個狐狸精。

百丈禪師聽了也不稀奇嘛,狐狸精也好、鬼也好、妖也好、怪也好,還不是一切眾生之一,平等,平等。

喔……這樣啊,為什麼事呢,在這裡不走。我請師父給我解脫。

他說,怎麼一回事啊。他講了,五百年前,我也是個法師,是個出家法師,善於說法講經,因為講錯了一句話,就是一個字,這個業報墮落,過了五百年的狐狸身,所以叫野狐身,因此請師父給我解脫。

 

百丈禪師一聽,他說,怎麼樣錯的呢。

他說,當時我做法師的時候,有人問我,大修行人,很大修行的人就是大菩薩修行,打坐、道理、佛學、戒律,都很好到了,了不起了,不是普通喔,大……,還落因果否。佛法的基本是三世因果,六道輪迴。大修行人,你大徹大悟了以後,等於說,還受不受因果律的拘束呢。那翻成現在話,對不對,翻得對嗎,不要隨便答我喔,答錯了,小心啊,做狐狸不好玩哦。他說有人這樣問我。

百丈禪師說,你怎麼樣答呢。我答說:「不落因果」。大修行人,人家問的,大修行人點一點,一句弄好嘛,還落因果否。

他說,我答的,不落因果了。就解脫不了,

 

你要曉得當法師說法,換句話當老師、法師,不要說講佛法,普通做一個教育界的老師,我們小的時候,所謂聽的,給老師的,做老師的門口掛一副對子,「不敬師尊,天誅地滅」。不敬師尊,不敬老師,不敬師父的話,你會天誅地滅。但是做老師的,「誤人子弟,男盜女娼」。你的果報還得了啊,你以為教育好辦教育的啊,耽誤人,把人家的教錯了隨便辦學校做老師好做的啊,誤人子弟,男盜女娼。這都是因果。尤其做法師一個字答錯了,五百年做野狐精啊,

 

百丈大師一聽,這樣,好,你問我。這位老人家就來了,正式請法,跪下一拜,站起來恭敬合掌,

師父請問,大修行人,還落因果嗎。

百丈禪師說:「不昧因果」

 

不昧因果,這個「昧」字曉得嗎,古人學問中國字這樣,不昧因果,昧良心就是這個「昧」,譬如說,我錢放在你那裡寄放,然後我準備回來再問你拿,我家裡要用,要吃飯的,結果嘛,過了好久,我回來問你,你說沒有呀,你幾時放錢在我這裡呀。明明如此嘛,昧了良心,遮起來,所以有時候我們土話講,昧良心,不是沒有良心,是這個昧良心,把這個良心按昧起來。

 

你看他原來答得不落因果,肯定的。百丈禪師說,這樣啊,你問我,大修行人,不昧因果,沒有否定因果喔,那麼,不落因果,大修行人,否定了因果。他沒有否定喔,可是就是說,因果對他沒有辦法啦,沒有這回事

 

所以他們成都的我這些老同學來,我這個老師兄也不知道,我在成都當年,我的老師還在,在文殊院那個時候,來了二十多個大和尚,因為我還只二十幾歲,請我吃飯,那個飯不好吃啊,我老師袁先生就講:「嘿,懷瑾啊,請您吃的是鴻門宴」。有一個同學講,那是單刀赴會啊,你去吃吧。結果這些大和尚吃了飯就問我,要我講佛法,講了以後問我問題,也談到這個,成了佛的人還受因果拘束啊?我說當然,「不是拘束,是不昧因果」。最後是那是怎麼樣?我說:「證得菩提是因,行入涅槃是果,依然不離因果」,這個老和尚們大家一聽,合掌,總算那一歹素菜把人家騙來吃得很開心。

 

所以你說說法,回轉來講,百丈禪師這一句話,當然講得聲音很肯定的,「不昧因果」。這個老人家跪下,好,師父我得解脫了,已經得解脫了,罪孽消除了,並不需要靠打香板。所以智慧的解脫,理念的消除。「我有一個要求」。百丈禪師說,什麼要求啊?「明天請您到後山,百丈山的後山那個洞裡頭,把我燒化」,燒化就死了,屍體提出來點火燒了,「但是一個要求,你不能以異類看我」,異類,因為他是狐狸身嘛,現在看到是個人,可見功力多高啊,他前身修行的功力還是很高,可是你真正的身體是一條狐狸嘛,他說師父你明天到後山山洞替我燒化,不能以異類看我,還是要以比丘的禮給我燒化,因為他當年是比丘嘛,說法錯誤了,所以變成野狐精嘛。

 

百丈說:「可以,這個對的」。照普通講戒律的人,怎麼可以呀,這些大師們戒律不同啊,他通達得很,所以他要求,不要以異類看我,你不要看我不是人,我還是出家比丘,這裡又岔過來了,百丈禪師第二天,就下命令了,叫跟著他的學生幾百個和尚,早餐以後,通通穿上袈裟,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師父是怎麼搞的,什麼事啊,都沒有講呢,大家都不曉得,聽命令穿上,跟我到後山去,有一個比丘過世了,一起去送葬、燒化,到那裡,山洞一找,一條狐狸,小水牛那麼大,然後,百丈禪師用比丘的儀式,舉火燒化。

 

【業力與願力】

所以,禪宗本身罵人「野狐禪」,就是這個典故來的,剛才順便講到這些野狐,我所以又岔過來,你翻弄《佛祖歷代通載》來看,我們唐宋以前一般人修行,你像這一個法師說法錯了,業報變五百年的野狐精,狐狸的身體,但是他可以變成人來聽法,這是什麼本事啊,可見他的定慧功力是很高,不是簡單的,但是你定也好、慧也好、神通也好,你什麼功夫再高,有一個功夫最偉大你脫不了的,業,這個業報,這個業力,所以唯有把自己的業氣,業力的習氣轉變了,才是真修行,不然你神通具足逃不過業力,

 

所以我告訴你們,西方三聖中間阿彌陀佛,左邊站的是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大家都忘記了右邊這個大菩薩,這個菩薩一來,阿彌陀佛也沒有辦法,不批准了,什麼佛?大勢至菩薩,這股勢力一到的話,誰都擋不了,那個歷史要轉變,那一股大勢至一來,像黃河崩堤一樣,你什麼都擋不住,這叫大勢至菩薩,人要到死的時候,你們這些大醫生打針吧,吃藥吧,他大勢至來了,那只有個什麼,阿彌陀佛,就是這個道理,你看佛教這些標記,佛像你就看清楚了,大勢至菩薩。

 

在凡夫代表了這個業力,這股力量在菩薩是代表願力,那麼偉大的一股勢,什麼叫勢,懂不懂?懂不懂,懂嗎,你一定懂,你很聰明啊,什麼叫「勢」,我告訴你,你看到啊,這個東西重不重,不重,很輕啊,對不對,沒有什麼了不起,我在這裡拚命地轉,眼睛瞪得很凶一樣,打你們哪個的頭,你們全體都要看到,如果我飛出來一打,不曉得打到哪個頭,大家都要躲開,對不對,這個叫勢,如果真正打下來在這裡,隨便一個小孩子拿來都可以玩,他就失勢了,屁用都沒有,這樣叫做「勢」,你懂了嗎,一個最小的東西,當它在轉動那個力量,很重的時候,等於說在我們頂上吊了一塊石頭,只有四兩重,如果在上面旋轉,掉到我們滿堂一、兩百人,一、兩百人都要躲開,格老子打破我的頭,那還得了呀,等到這塊石頭落了地呀,拿在手裡隨便玩,它只有四兩重嘛,可是在它旋轉的時候,它的威力就不是四兩重了,那個叫做勢,

 

所以當你生命的業力還存在在轉動的時候啊,你怎麼修行,你心裡想,像你們年輕人,心裡動了念了,想下山去玩玩,怎麼玩,當然,大家不要說明了,那個時候,不得了,我要犯罪了,嘿!不行,不行,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再阿彌陀佛都拉不住啊,他那個大勢至來了,對不對,所以道家裡頭要你……,羅漢裡頭,降龍伏虎,你們年輕那些和尚,那個猛虎要下來吃人的時候,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你不要動了,不要動了,拜託啦,不要動了,來不及,不要動,不要動,他蹦跑出來,對不對,所以大勢至菩薩你要看通,現在我們講了半天好吃力哦,因為你們都太外行,所以我講得那麼囉嗦,如果都是內行,我就不要這樣囉嗦了,我也是業果報應。

 

你們好好坐喔,如果不好,來生變我的嘴巴,也是這一輩子一樣把你用死了,我們早晨開始講起,這兩天講禪宗,拖的大家都亂轉起來了,所以「禪」不要多講,講了半天,不好好用功變「狂禪」,變狂禪也好,就怕變了「野狐禪」。因此我們要回轉來。昨天有一個同學提出問題祖師禪,祖師禪容易走向野狐禪、狂禪。我們走如來禪,規規矩矩講修行,做功夫,慢慢大徹大悟。簡單告訴你,如來禪是規規矩矩按步就班,有理路可尋,有功夫可證,一步一步來,漸修而頓悟。祖師禪先頓悟,漸修不漸修,再談。大概分類如此,這個用不著在那裡轉了,轉來轉去對修行無益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