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September 24, 2020

第十盤

 

01本師成佛與打七

02生命科學及死亡

03中陰和入胎

04住胎與成長

05七支坐法

06體操與入定方法

07入定福德智慧

08安那般那六妙門

09龍樹及概論

10定境分析

11止觀詳講與定境

12羅什法師

13四禪與氣脈

14般舟三昧與氣脈

15韓愈李翱

16張商英開悟

16

17達磨四句

18德山與曾參悟道

19馬祖及朱元璋

20靈光獨耀四偈

21一二禪境界

22見戒禁取見

23三四禪境界

24八定的修持

25達磨祖師

26參話頭

27克勤禪師

28峨眉山閉關

29輕安和靜坐經驗

30光厚和洪部長

31唯識和中觀

32中觀與八識

33現量比量非量

34密宗修法及唱念

35八識頌

36洪醫師報告

37楞嚴經真心

38楞嚴世界成立

39楞嚴經總結

40教育和希望

 

 

 

 


照體長生空不空,靈鑑涵天,靈魂的靈,鑑,一面鏡子,那個金字旁的那個鑑,靈鑑涵天,涵,三點水那個涵,靈鑑涵天,天上的天,容萬物,包羅萬象生命根本,後面還很多,又是佛家的、又是道家的、又是儒家的、又是我家的,又是你家的、又是他家的,一大篇,歷代這幾位女的成就,真是了不起,所以,曹文逸的《靈源大道歌》,「我為諸君說端的,命蒂原來在真息,照體長生空不空,靈鑑涵天容萬物」,你看看,你這邊好像都是女仙姑,你看人家女仙姑、大仙姑當如此也,我們這些公仙公不曉得如何,仙公,這個問題答完了。

 

回到彌勒菩薩這裡《瑜伽師地論》,書先拿到,我們先討論一個問題,我來不及給你講這個東西,這個已經一百卷,《瑜伽師地論》,抽出來十三卷,基本最重要的,我現在假使在六、七天給你講一卷,都講不完,我只能夠撿要點給你說了,

 

首先我們大家學禪也好,學密宗也好,大家學打坐,都想入定,對不對,什麼叫做定,這是一個問題了,那麼,一般認為定,打起坐來,有些人,他入定了,睡著了,這是昏沉,不算定,對不對,

 

大家都看了明朝憨山大師的年譜,憨山大師在五台山打坐,他在五台山打坐,不能入定,在五台山一個人在那裡,打坐不能入定,聽到那個溪水,山上的水,那個嘩啦啦……,吵得他不能入定,等於我們在都市在打坐,你何必要到山裡頭打坐,現在你要打坐,要跑到那個最吵最鬧的火車站去打坐,你看你定不定,你說我山上定得好好的,到了火車站就不定了,那還修個屁,那有什麼用,修得光在山上用,山上做猴子用,有什麼用,那個清淨了,那當然沒得想頭了嘛。你跑到最鬧的地方,你是永遠是寧靜的,這才叫做定嘛,對不對?對了,所以鬧境下坐,出了家在廟子上,你看我多修行,多高明。

 

我說你高明,當年有一個在台灣的年輕的和尚跑到那個,這個這個廣欽法師的那個山頂,那個茅蓬山頂上,一個人孤伶仃,在那裡一個人在打坐修定,然後,每個月下來到我家裡,揹一袋米回去,我說你去吃吧,結果有一次下來揹米坐在我客廳裡,我有客人忙,他坐在客廳裡,我看正在看我那裡的刊物,我注意一下看什麼刊物啊,原來光看電影明星的那個刊物,我說你這位老兄山頂下來的差不多了,米給他揹去了,我說,你最近怎麼樣修持。嗯,很定。我說,很定,下一個月下來不給你米了,跟我去,我帶你到跳舞廳去打坐去,那個時候看你定不定。老師你怎麼這樣。我看你,我看你坐在我客廳裡,專門翻那個裸體的電影明星看嘛,我說帶你那裡脫光的地方看個夠,看你定不定,光在山上定,那有屁用,你在地獄,鬧市裡頭最痛苦的地方,甚至在集中營做勞動時候,你心境,照體長生空不空,靈鑑涵天容萬物,差不多了。所以你們講入定,

 

結果憨山大師看到這個溪水這一鬧不能定,他一生氣拿個蒲團乾脆坐到這個橋上來,開始鳴嚕……定不了,慢慢一下聽不見了,一出定二十一天了,這個憨山大師年譜記載,好不好,好不好,好啊,睡著了,二十一天,什麼都不知道,這是一種定,這是什麼定,定有百千三昧,佛說的,百千三昧,你看佛經,各種各樣的境界的定不同,一百個、一千個三昧,「三昧」剛才解釋過梵文「三摩地」,就是定的境界,三昧,可以翻譯就是境界,每個境界不同,憨山大師這個二十一天是個境界。譬如虛雲老和尚,有時候入定二十一天,七天也不過是一個境界。

 

當年在台灣的,廈門福建去的廣欽老和尚,大家都叫他水果和尚,一輩子不吃飯,光吃水果的,人家都宣傳他一入定二十幾天,這個幾十年前,我一聽現在還有這個和尚,哪裡來的,福建來的,在哪裡,在日月洞那個山頂,我說好,我去看他去,那個朋友告訴我說。那個山好走嗎。容易,老師啊。我說,那多高啊,我想山高一點我穿布鞋,爬山嘛。太容易,容易,你不要換鞋子啊,一點點路。那我說,穿皮鞋去,可以嗎?可以。我就跟他去了,我的新皮鞋,爬了半天還沒有爬到,已經……腳嘛,起水泡了,我說究竟有多遠呢?大家帶路的人都說,很快,很快,前面就到了,當然,前面就到了,他說個鬼話,前面一定到了嘛,前面那裡不到的呀。

 

爬到了,我就趕快把皮鞋脫了,看到廣欽,那時候我也不懂閩南話,他是滿口閩南話,一見到,我看那個樣子,背是駝起的,很有功夫,很有……,那個時候,他四十多歲了,後來我就跟他談話了,他的國語不高明,我的閩南話也不明高,兩個差不多,都是溝通得了,我說,聽說你常常入定七天,五、六天的。對。我們兩個人對話,旁邊沒有第三者,第三者我就不好這樣問他了,我說,依我曉得你那個入定六、七天的時候,剛剛沒有吃飯,肚子空的時候對不對?他說,對。而且第二個我問你,一定是三十多歲左右,對不對?對。我說,現在不行。他說,對。我說,為什麼不行?弘法事忙,為了弘法徒弟多了。我一聽,只好這個樣子,自己摸一下嘴巴,了不起,向你頂禮,供養一番,走了。

 

所以什麼叫做定?你以為入定起來,什麼都不知道,又好像什麼都不知道,一坐七、八天,你一坐一萬年,坐在那裡,都不知道,請問我供養你這麼一個修行人成就了做什麼呢?不過成就了一個石頭嘛,什麼都不知道,那要什麼都不知道就是佛法,就是定的話,那何必呢?問那些大醫生拿個二十顆安眠藥,吃下去就入定了,什麼都不知道,那你說那入定要什麼都知道,什麼都知道何必學佛法呢,你現在什麼都知道了嘛,對不對?

 

所以,你學佛法,怎麼樣叫定?等於我們昨天講無想定,能夠把思想關閉了的定,思想要關閉就關閉,做到做不到?所以釋迦牟尼佛學了無想定三年才修到,無想定雖然是外道,你要做到完全沒有想,沒有思想,這個定境,你還不容易呢,你然後,假使給你做到了無想定的地位有多高呢?

 

我們天人分三界對不對,欲界有男女關係有飲食關係,分六個天是不是啊?是吧,你們都到過,都去過,當年都買過飛機票你們怎麼不去呢?六欲天,六個天,我們學佛的應該知道,這個地球,指地球啊,地球上面是太陽、月亮,過去講須彌山是喜瑪拉雅山,那是小乘說法,錯誤的,

 

這個太陽、月亮所照,帶領這九個地球,地球,九個星球啦,地球在最小的一個啦,太陽、月亮這樣照到,這是一個世界,這個太陽、月亮所照的這第一層天,叫四天王天,有方位的,佛法叫四天王天,就是有方位以地球為中心,東南西北,四天王天,這是欲界的第一天,第一天,什麼天,所謂欲界,到了四天王境界的還是有男女關係、有愛情,要做愛的,男女飲食,離不開,都欲界,四天王天,這樣還在太陽系統,超過太陽系統的上面,忉利天,忉利天的天主,現在是釋迦牟尼佛的母親,生了釋迦牟尼佛以後,他馬上圓寂了,上生忉利天的天主,那當然變成男的,是男的、女的不知道,忉利天天主,

 

「忉利天」我們翻譯過來中國叫三十三天,為什麼忉利天叫三十三天呢,這是民主,聯邦組織,三十三個天等於我們中國三十多個省,每一省每一個省一個頭子,中央的頭子是忉利天的天主,中國翻譯叫玉皇大帝,在佛經上叫帝釋天主,帝釋,釋迦牟尼的釋,這是忉利天的天主,這一天,也同我們一樣,不過生活環境、壽命都比我們高,福報比我們大,這個呢,也是欲界的第二重天,

 

再高一層的,比忉利天還高的焰摩天,就「Yama」天,夜摩天叫燄摩天,那就比三十三天的境界還高了,

 

再上去一層第四重天,做什麼天呢,第四層天的彌勒菩薩現在在那裡當天主,做天主,兜率天,兜率天還在欲界呢,彌勒菩薩在那裡同我們一樣,也是男女飲食,他有多少太太,有多少先生,我們不知道,還鬧熱得很,也跳舞、也唱歌、也吃麵包、也吃牛油,有時也吃一點青菜羅卜加一點牛肉啊,是不是這樣,不知道,反正在欲界中,只有彌勒內院,到了他的禪堂以後,都是入定了,所以彌勒菩薩有時候進內院說法的時候,那個形象就變了,就是教主,出了內院以外,他是天人境界,享受一切的男女飲食富貴功名的生活,這是兜率天,這是欲界裡頭的第四天,

 

兜率天再高一點是化樂天,兜率天,佛經上講男女關係是什麼呢?兜率天以下的四天王天同我們一樣,男女相愛,也是擁抱,也是什麼,所謂笑、視、交、抱、觸都是一樣,所以欲界有男女飲食的關係,看到了我愛你,你愛我,愛的要死,死得要愛,那個笑一下的,你看我,我看你笑、視,又相交合在一起互相擁抱等等,都是一樣的,兜率天也是一樣,化樂天就不同了,高了,化樂天天人境界,也有男女關係,兜率天是這個交合的關係男女關係啊,不像我們,不像欲界,兩個人手一拉住,就達到人世間欲愛的境界,到了化樂天呢,手都不拉了,彼此眼睛一看,所謂相對的一笑,相視一笑,完成了,

 

再高一層,第六天,他化自在天,就是眼睛瞄一下,就完成了,到了兜率天、化樂天,我們欲界的下一層的,生孩子是從女性的下部出生的,到了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小心哦,你到了修持,你們守戒修持得好的,到了那一天,生孩子男人生的,女人不要生的,男人從哪裡生呢,從肩膀上、頭頂上出來的,頭要剃光一點哦,免得頭髮,碰到也不好,這個叫做欲界。這個欲界已經超過銀河系統了,所以現在講外星球的作用,你看佛法的科學到這個程度,這還是欲界呢,

 

過了這個欲界,應該說這個銀河系統以外的,另外銀河系統的色界天了,色界都是光,這個宇宙是什麼都有生滅,就是光永恆的存在,這是色界天了,色界天多了,三十三天是……,三界天要你們研究清楚啊,一個出家,一個學佛連三界天人都沒有搞清楚,一考試你答不出來,那你就是下面兩個字,閩南話叫「免講」了,算了不要講了,到了無想定,一個人現在修行得道思想關閉了,無想定到無想天是色界天,很高的啊,到了色界是沒有男女飲食關係了,所以我常常講你們男女青年同學們,講男女關係是三個字,情、愛、欲三層,欲界就是欲,色界就是愛,到無色界,欲愛都沒有只有情了,情再一了,才跳出三界外,才成道,跳出三界外,是這個三界,你怎麼跳啊,你現在一個欲界,人世間都跳不出來,還跳,那個地方跳,廈門大概有到跳舞廳去跳吧,算不定就跳出來了,

 

為什麼帶領大家講到這個地方來,我都講糊塗了,無想講起的,所以說,也不是從無想講起的,開出一個問題叫大家瞭解,怎麼樣叫做入定,定是得到什麼都不知道叫做定嗎?就是這個問題來的,定是靠心來定的,對不對?現在我們點心,是不是,還沒有到,還沒有到,等一下,給大家想一想,欲界天,要飲食的,假定我們的意識狀態,看看,如果到達了什麼都不知道叫做定,我們要翻一翻一個東西了,你就找找我們另外一位教授老師,彌勒菩薩告訴他的副教授,無著菩薩告訴我們的,現在我們要瞭解,怎麼樣叫有心,怎麼樣叫沒有心,

 

我們看題目,佛經是非常邏輯的哦,我們學資本論,學黑格爾的邏輯學,好像看到非常困難,那麼嚴密,對不住,還沒有原始的老祖師爺,佛學的因明才是真正的又嚴密又清楚,我們看啊,要頭腦清淨了,

 

本地分中,就是根本立足點上這個本體上,「有心」是一點,「無心」這兩個部份,兩個地位,所以整個的第八、第九的層次,你看到古代是一句話,也沒有圈點,不點下來,我們小的時候讀書,為什麼不用圈點,就不給你點,看你這個腦筋學問成功了,自己會分段,會點的出來,你就有基礎了,還靠老師給你點好了,現在的人都靠老師,嘿!這個不科學,要書給他點好,大家才讀得懂,越讀越沒有學問了,所以大家就悠哉加游哉,然後就莫哉,就沒有了,古代要你自己點好的。

 

如本地分中,這分,這一部分裡頭,有心同無心這兩地,這個知道了,

 

它下面告訴我們,你看,彌勒菩薩說法,無著菩薩的記錄,人家的科學精神分類,已說非三摩呬多地,上面已經我講過了,不屬於三摩呬多地,

就是說,不是真正得定的境界,定是什麼境界?沒有真得到三昧的,非三摩呬多地我已經講過了,云何有心地,云何無心地,現在提的問題,提得話頭,云何,古文,現代的話怎麼樣說是有心地,云何,怎麼樣說是無心地,翻成白話就是這樣,我給你翻好了,你趕快拿筆你要注就注下來,不然你們又翻不出來,東翻西翻就亂翻了,謂,此二地俱有五門,謂,是古文,就是說,現在的話,就是說,這兩個有心地與同無心地包括了五個部分,應知其相,它所有的情況,每一部分的相狀你應該要瞭解,你們應該要瞭解,有五個部分,

 

一、地設施,地的施設建立門,他說第一點我們先要瞭解,這一個有心地同無心地,這個地位,就是這個範圍施設,我們為了思想邏輯

把它搞清楚,它的佈置、它的建立就是表達給你們聽的,使你們開發你們的智慧,怎麼瞭解它,建立這一門,

第二、心亂不亂建立門,第二點就要告訴你,怎麼樣叫心亂,怎麼樣叫做心不亂,確定這個路線,告訴你,

第三、生不生建立門,怎麼樣叫動念,生起,怎麼樣叫不生起,

第四、是分位建立門,再分析給你聽,

第五、第一義建立門,第一義,至高無上,最高的真理,悟道的那個境界,第一個道理,第一個道理,沒有道理,沒有道理的道理「空」,怎麼樣達到真正空靈那個境界,本體境界第一義,義就是道理,第一個道理,至高無上的真理,

 

這一地就告訴你,他說……,現在我帶領你們讀,這裡是妙老辦的閩南佛學院,我把我那個小老鄉,這裡叫嘛,了法法師的地位拿過來了,曉得他了了頭髮沒有,還是頭髮沒有了,不管他了不了,現在是我來了,現在帶領你們研究這個,地,施設建立者,就是剛才分析的第一部分,怎麼叫有心怎麼叫無心,這個地,這個範圍,謂,就是講,五識身相應地,一點,意地,一點,有尋有伺地,一點,無尋唯伺地,一點,此四,一點,一向是有心地,先講到這裡,你們自己,

 

我現在花點時間帶領青年同學們,自己會看自己的文化的書,看佛經的書,就看懂了,他說先告訴你,怎麼叫有心地無心地,不是亂請的哦,是個科學的研究,這是講五識身相應地,《瑜伽師地論》開始給你講,我們的眼睛能夠看耳朵能夠聽,這個眼、耳,鼻子能夠呼吸,舌頭能夠吃東西,身體能夠感覺,這屬於五識身的所有的作用,相應,交感的作用,這些作用同第二層意地,我們意識的思想,意識的形態等等,意識的作用,

 

第三,我們的思想的作用,有尋有伺,有尋有伺是玄奘法師的翻譯,古代的翻譯就是有覺有觀,有感覺的,我們意識心理、思想,內在有反省作用的,譬如說,我們眼睛看一個東西,有覺,已經看到了,我們的意識告訴我們眼睛,這個東西不能看,這個東西可以看,譬如要看一個漂亮的男的看女,女的,眼睛看,意識告訴自己這個不道德不可以看,你去看裸體舞,這個很髒,不要看,嘴裡講,意識告訴他很髒不要看,那個眼識又溜過去了,溜過去了,意識又把它拉回來,不要看,我們快走,不要看,不過呢,還是回頭看一下再走,這叫有尋有伺的作用,

 

所以我們打起坐來念佛啊,想修定,嗯,要得定,有要亂想,不要亂想,這個亂想不亂想,意識裡頭有尋有伺,有一個監察意識告訴我們,這個不能想,可是總在想,這個心理作用如此,所以有尋有伺地,如果修養高了,得定,慢慢到達,無尋唯伺,意識不亂動了,只有一個監察的作用,反省的作用,清清明明,沒有尋的作用,只有伺,這個作用,這四部分合攏來,此四,這個四種部分心理狀態合攏來,一向叫做還是有心作用,心還在起作用,這是叫心理作用,

 

下面到達,無尋無伺地中,到達了這個心理意態也不動亂了,也不要思考了,完全寧靜了,除了,注意哦,在這個境界裡頭除了無想定,並無想生,及滅盡定這三種境界,心理狀態的境界,無想定同無想生,這有什麼不同呢?

無想定是現在我們還是人,我們的修養已經到達無想定的境界,

無想生是到達了這個境界的人,這個肉體死了以後,這個精神超升到無想天的境界,天人境界了,叫做無想生,

 

這是兩層的不同,第三個滅盡定是大阿羅漢的境界了,不一定生天,不一定到西方,本身就入了滅盡定,大阿羅漢最高的境界,除了這三種以外,現在注意了,人家問到你,出家的同學學佛法,什麼叫有尋,什麼叫無心,除非你達到無想定,或者是生了無想天,或者得了滅盡定的境界,所餘一向是有心地,剩下來其它任何境界你還是沒有「空」,空不可能有空的境界,還是無心、有心地,還是有意識、有思想的,都是心理作用,意識思想的作用,若,這是一段,第二段了,若,假使,無想定,若無想生及滅盡定是無心地,如果你修養到達了無想定的境界,若無想生,你修養到達了生在無想天的那個天人的境界,以及你現在是大阿羅漢,大阿羅漢得到滅盡定的境界,才叫做無心地,這樣清楚了吧,

 

我這個人還可以服侍你們了,這叫陪太子攻書,陪你們諸位太子,這些公子們讀書,在皇帝前面叫做侍讀,皇帝前面都有個老師,這些大進士、大老師皇帝封他叫侍讀,侍讀者幫忙皇帝讀書的,皇帝讀不懂,不好意思叫教他,叫侍讀,侍讀就很大了,皇帝隨時不懂要請問的,現在我做你們諸位的,你們都是皇帝、公子、千歲、萬歲的,那麼我是侍讀,這樣都懂了吧,

 

其心名為亂心,有四種顛倒,這是講有四種顛倒的思想,顛倒其心,把你的心境搞亂了,這樣就叫做亂心,所以研究佛學,搞學問呀之討厭,現在問題來了,什麼叫四顛倒,那位同不知道嗎?四顛倒,你們都是佛學院的哦,問大學裡頭的每一個博士、碩士,不一定答得出來,那是應該的,佛學院出來的,這個是專家嘛,我想你們答不出來,這是難怪的,沒有注意到,不是你的學問不高,

 

佛學裡頭有兩種四顛倒,第一種顛倒,小乘佛法講,一切無常,世界上一切,隨時變去了,不永恆存在的,一切無常。一切皆苦,世間一切都是痛苦,沒有快樂的,我們人世間所謂認為快樂,是把輕微的痛苦當成享受,所以無常、苦、空,最後一切都是沒有空掉了,無常,第四個是無我,這個世界沒有究竟的我,我們這個肉體、身體用個幾十年壞了,我們自己也跑掉了,跑掉了,前路茫茫,到哪裡去,不知道,所以無常的、苦的、空的、無我的,這是佛告訴我們,把這個世界的現象,生命的現象告訴我們,可是一切眾生看不通的,顛倒,顛倒就是搞錯了,顛倒的意思就是搞錯了,把那個黑的叫成白的,白的叫成黑的,搞錯了,我也學了一點點閩南話,叫做,黑白講,黑白不分了,顛倒錯亂,是第一重顛倒,黑白講,顛倒,這是小乘佛法。

 

到了佛七、八十歲,他老人家準備走路了,把真正的大乘佛法告訴我們,這個生命的根根,這個找到了,這個世界的現象是無常、苦、空、無我,但是,這一個得了道,成了佛,你看到形象沒有,死掉、走了,這個生命是,,永恆地存在。,極樂世界,沒有煩惱,沒有痛苦,永遠是極樂的。常、樂,這個是天地與我……,莊子說的,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那個真我,所以有,常、樂、我、,乾乾淨淨,也沒有黑,也沒有白,也沒有黑暗,也沒有光明,這個是真正的淨土,常樂我淨,

 

一切眾生,因為自己沒有得到自己生命的根本,把常樂我淨,把常的當成無常,只看現象,不看根本,把至高的,既無痛苦也無煩惱的那個極樂境界變成痛苦了,把真正的我,變成假我了,是無我的境界,把真正的淨土變成雜亂,這樣的,所以大乘佛法、小乘佛法有兩重的四顛倒,換句話說,真正認識不夠,思想的錯亂,顛倒起心,名為亂心,這樣解釋清楚了吧,所以,你請我做你的書僮不錯的,我自己也推銷自己,

 

下面說,若四顛倒不顛倒心,這個四種的認識、見解,都清楚了,名不亂心,這樣就叫心不亂了,觀念思想確定了,意識型態清淨了,但是他說,此中,在這個中間,亂心也叫做無心,譬如我們大家現在沒有得道,沒有明心見性以前,我們的思想永遠在忙亂中,這個忙亂,所以叫做無心,凡夫也叫做無心,因為你沒有找到你的真正的本心,所以叫做無心,為什麼叫做無心呢,性失壞故,因為你自己本身本性,天地宇宙萬物父母給你生命的根本,你找不到、丟掉了,失掉了、壞掉了,所以你無心,這個是凡夫的無心,那麼這是邏輯了,這是無心的定義是凡夫所以也叫做無心,因為你沒有明心見性以前,你的根本生命,媽媽沒有生你以前,父母未生以前此心從何來,你也不知道,死後究竟真的有沒有也不知道,毫無把握,所以凡夫叫無心人

 

他下面一個比喻給你聽,如世間見心狂亂者,便言此人是無心人,為什麼這樣叫做無心呢,等於我們社會上看那個神經病的,自己都忘記了亂講話,嘴巴跟腦子連不起來,亂講神經病的,心狂亂的,我們看到這種人,不要見怪了,他是沒有心的,因為他是神經病顛倒了,神經就顛倒了,顛倒了就是神經,就是黑白講,黑白亂講的,沒有道理,這是比方,

 

所以當我們一個人,自己沒有明心見性,悟道以前,自己本來的心性都不知道,雖然也活著,很有學問、很有地位,功名和地位了不起,也叫做狂人,無心人,由狂亂心,失本性故,因為思想跟著世界,物質世界在迷亂,喪失了本心、本性,沒有見道,所以叫做亂心,

 

於此門中諸倒亂心,就叫做無心地,在這一部份來講拿這個立場來說,所以所有的人,沒有明心見性悟道以前,都叫做無心人,為什麼無心呢,掉了你的本心了。若不亂心,如果找回明心見性,找到了自己的本心、本性的本來面目了,那叫做有心地了,所以菩薩佛真是找到了自己本來面目的,那個有心,同這個無心的差別,這是這個範圍來講,叫做地施設建立,就是說,把這塊畫個範圍,兩個假設的範圍,我們這樣分別,邏輯分析給你聽就清楚了,這是這一部份。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