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September 26, 2020

第十五盤

 

01本師成佛與打七

02生命科學及死亡

03中陰和入胎

04住胎與成長

05七支坐法

06體操與入定方法

07入定福德智慧

08安那般那六妙門

09龍樹及概論

10定境分析

11止觀詳講與定境

12羅什法師

13四禪與氣脈

14般舟三昧與氣脈

15韓愈李翱

16張商英開悟

16

17達磨四句

18德山與曾參悟道

19馬祖及朱元璋

20靈光獨耀四偈

21一二禪境界

22見戒禁取見

23三四禪境界

24八定的修持

25達磨祖師

26參話頭

27克勤禪師

28峨眉山閉關

29輕安和靜坐經驗

30光厚和洪部長

31唯識和中觀

32中觀與八識

33現量比量非量

34密宗修法及唱念

35八識頌

36洪醫師報告

37楞嚴經真心

38楞嚴世界成立

39楞嚴經總結

40教育和希望

 

 

 

 


他們三位同學,老同學,同你們這裡的那位新同學,不死心,硬要行香,走一趟,好吧!(大眾繞禪堂行香)

現在我們不是部隊出操啊,不是在練兵,在行香,因此,走路的腳步,不是在那裡頓腳,玩把戲啊。真的會走路,行香的人,等於練武功的道理是一樣。走路是兩句話的原則,舉步,腿抬起來,如靈貓捕鼠。那個貓抓老鼠一樣,一點聲音都沒有。落腳踏到地上,如泰山壓頂,實在的,很輕靈的。不是在那裡穿個皮鞋,背個槍,在那裡練頓腳,踢呀,踏呀那一套。舉步如靈貓捕鼠,下腳如泰山壓頂。很輕靈的,身體放開,沒有身體的觀念,很自然的,這個就是經行的道理。眼睛不要低視,平視,看前面,照相機一樣,看前面那個人的頭頸領子那裡一樣,這個視線的程度。不要妄想,抬起頭來,不要妄想。行若無事,自己不曉得在走不走啊。眼睛不要上望,也不對,平視。(南師香板擊地,大眾止步。……)

 

所謂觀世音菩薩,普通叫做觀音。為什麼叫觀音,本來翻譯是觀世音,到了唐朝有個人做皇帝,避諱,他的名字叫李世民。所以觀音菩薩,也退位一點,客氣一點,把中間世字拿掉,所以叫觀音。就是觀世音菩薩。

 

每一個菩薩的名號,同修行做功夫的經驗有關係的,觀察世間自然界一切音聲而悟道而成道的。所以他的報告在《楞嚴經》上很重要一段,觀世音菩薩為什麼修到大慈大悲救苦救難?他的報告第一句話:從聞思修入三摩地。這是佛要他起來報告的,釋迦牟尼佛要他起來報告,他就報告,最後的第二十五位,他是第二十五位作報告的,二十五位文殊菩薩做結論的。他說我的修行法門,用耳朵聽聲音,從「聞」耳朵會聽,也不是參話頭,也不是念佛,從耳根進入。這個世界有個耳根,一切聲音都聽到了。

 

所以你看,觀世音菩薩在普陀山,尤其聽那個海潮音,潮水來或者在溪水旁邊,聽那個流水滴滴答答,潮水轟隆轟隆。一陣一陣的浪潮,叫海潮的音聲。吵人的不得了,就在吵人裡頭修。耳朵會聽見聲音,這個聲音一進入,進來以後,自己用智慧去參究了。「思」,思考,就是參究,禪宗講參,也包括了思考。耳朵是個空的啊,聲音進來裡頭耳膜就反應,聽見了。聽過了,聲音到那裡去了,這是一個聲音,聲音的性,本空。你說空嗎?有,當下就空。從聞一切音聲,或者聽自己內心的,血液的流動,思想的音聲,一聲一聲,觀世音菩薩正講到他要聽了,剛剛好下了一點雨,現在他也不給我們聽了。不然下雨,滴滴答答,從聞思修,聲音方面的,從聲音這個上面進入。入三摩地,到達入定的境界。他利用耳根起修,到達入定境界。

 

那麼,他用功的過程,簡單明瞭的把原則給我們報告,所以你們現在坐在這裡,如果眼睛不看,耳朵聽我講話,放狗屁的一樣的聲音,這是音聲修了,這是觀音法門。從初於聞中,

 

第一步,耳朵聽到聲音,旁邊的人呼吸聲音也聽到,什麼都聽到,在鬧市裡頭汽車吵的呀,都聽到。你說聲音好煩人,煩是你意識煩,第六意識煩,聲音根本無所謂煩不煩。如果你練習慣了,像我們有時候經過那個機器間,或者是飛機要起飛了,在飛機下面站著,兩個耳朵轟……好像快要聾了,你馬上把耳根聽的功能一空,什麼都不起作用了。耳朵為什麼震聾了?是你因為聲音進入耳膜,你意識心配上了,意識一著急,神經一緊張,耳膜震破了。如果意識不著急,神經不去緊張,你整個放鬆了,沒有事啊。

 

同樣道理,他說所以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初於聞中,開始聽,聽一切聲音,每一個聲音都聽到,慢慢地也不是用心去聽,自然聽到,自己老是在那裡靜,這個聲音來了,就聽到,聲音跑掉就走了。入流亡所,慢慢聽啊……「入流」到什麼流,不是流水,證入了自性的法性的功能之流了。於聞思修,初於聞中入流,證入法性之流。亡所,慢慢就忘掉了所聽的是什麼,狗叫同我講話的聲音是一樣,不起分別了,入流,進入法性之流之性,忘記了所以然,所聽的聲音了,第一步,他說。

 

第二步呢,所入既寂,所聽的聲音進來都沒有妨礙了,自己內心非常清淨,寂滅,到達這個境界的時候,怎麼樣?動靜二相,了然不生,進入菩薩的大定的境界,得無生法忍。動相,是聽到聲音。沒有聲音的時候,有沒有現狀呢,有境界沒有,有啊,什麼都聽不見,也在聽,那個是靜相。有聲音是動相,剛才我們在走一樣,大家都在走是動相,一個香板,啪,一拍定住了,定住了這一剎那,什麼聲音都沒有,這是靜相。

 

兩個現象,並不一定說動相不對,靜相就是道,不是這個意思哦。動也是相,靜也是相,正反的,等於這個手心也是手,手背也是手。動也是相,靜也是相。真的道在那裡,能動能靜的那個本能那個自性。動靜二相,瞭然,都清楚,動來了聲音來了知道聲音聲音去了知道沒有聲音,動靜了然不生,一個雜念妄想都不動了,第二步功夫。觀世音菩薩都給你講了,修持經驗都有,是你們自己看經學經,一邊學,差不多觀世音菩薩還要跟我們學呢,自己沒有用心。

 

第三步,如是漸增。這個樣子的境界,如是,就是這樣。漸,慢慢……不要急,只要你功夫到了,漸漸地增加這個境界。聞所聞盡,聽到聲音,能聽聲音的動相的,能知道靜相的,這個能聞之性,聞,所聞的境界都空,都沒有了,聞所聞盡,都沒有了。那我們講什麼都空了,他沒有講空了。「聞」,聽到的。能聞之性,所聞的。都空了,能所都空了,慢慢的都亡了。盡聞不住,你覺得,什麼都聽不見了,什麼都空了,這個境界認為自己了不起了,不要,還要放下,不理,沒有關係,盡聞不住。

 

那麼這個時候,第四步,你會覺得自己能夠知道,能夠靈靈覺覺的自性,覺所覺空,能夠知覺一切的,以及自己本身能覺的作用,能覺所覺都空了,真正達到空靈的境界。然後,空覺極圓,空所空滅,在空的境界慢慢修持,久了以後,能空的與所空的都沒有,不是沒有,達到圓滿境界,圓滿,不能說他空,也不能說他有,也不能說他非空,也不能說他非有,空有都不分了,空覺極圓,空所空滅。連空也沒有,連空也空掉了。有個空,已經不空了嘛!最後呢,連空也不空。生滅既滅,能生能動能靜生滅法,這個都寂滅了。寂滅現前,自己的本性本來面目就現出來了,就是這個樣子。

 

他說他報告佛,觀世音菩薩,我為什麼修成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觀音就是靠音聲入道的,他到了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就在這時候跳出了世間,超越了。不但跳出世間,也跳出了出世間。等於說這個時候出了家,這個時候又入了家,無家可出也無家可入,無境界可出,無境界可入。然後他的一切,因為他的願力大慈大悲,所以,普遍地在苦海茫茫中間度眾生,而且觀世音菩薩隨時化身是女身,尤其是他同情女性的境界,實際上他無男女相。觀音菩薩各種各樣的化身都有的,因為他的慈悲願力的關係。

 

我們為什麼行香?以講觀世音,講到他,他又下起雨來,一想他他就雨來了,現在他又不下了。哦!對了,這裡是南普陀,他的分殿,是要來看看才對。

 

所以我常跟大家基督教、天主教那些神父、牧師講笑話,你們啊,做生意做不過佛教的。怎麼呢?你們只有一個天堂,在別的世界開了一個觀光飯店,而且教人家不要怕死,早死更好,到我們那個觀光飯店,免費招待就上天堂。你們每一個宗教,都在另外一個世界開了一個招待所、觀光飯店,當然佛教也開。佛教開的是西方極樂世界,老闆是阿彌陀佛,總經理是觀世音菩薩,也還有個副經理大勢至菩薩,都在那裡幫忙。所以你們每個宗教都講自己,我那裡觀光飯店免費招待,周到才好呢!大家都進來,都爭取快死,死了跑我那裡來,這個是宗教。

 

但是你也做不過佛教,佛教說死了,我那個西方極樂世界一切平等,而且不花錢的,思衣得衣,你想穿什麼身上就穿上了。思食得食,要想吃什麼,前面就有了。想什麼有什麼,而且不收費。而且那個地方,也沒有男女的麻煩,所有人到了極樂世界無男女相。你說他是女人嗎?不是,女人那麼漂亮。你說他是男人嗎?不是,也是女人那麼溫柔。所以沒有愛情的糾紛。沒有什麼都沒有。沒有功名富貴,沒有政治鬥爭,都沒有。極樂世界這樣好。

 

我說你做不過祂。你們只有一個天堂,那個觀光飯店是三級的,佛教開的那個,五星級的。阿彌陀佛。你說我去不了西文,萬一下了地獄,沒有關係,我們有分號在那裡,地藏王菩薩在那裡等你。沒有關係,沒有關係。地獄去找地藏王。你說我也不想天堂,不到西文、不下地獄,我在世間受苦。沒有關係,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他的生意啊,三路分店都給你做完了。

 

你看有個北普陀還來個南普陀,這個佛教,這個很厲害。這就是我們觀世音菩薩修行的經驗報告。不要看我啊,我這裡沒有觀音。你回轉來看你心中,像話講完了就沒有聲音,動靜二相,了然不生。你就進入觀音菩薩那個境界,他又來了,下雨,幫助你,你聽聽這個雨聲,聽到是音聲,一滴一滴的雨聲都告訴你空的,聽過了就沒有,而且越聽越寧靜,不要故意去聽,你自然就很寧靜了。除了雨聲乃至隔壁人的動作聲,一切聲都知道,此心沒有動過。這就是觀音菩薩的境界。觀世音。你看這個境界多寧靜啊,

 

所以我們這個老師兄,我在峨嵋閉關時,他看到我直笑,現在看我笑,歪個頭盯著我笑,峨嵋山,尤其峨嵋山上,尤其到了冬天,那個時候不要說人看不到,鬼也沒有一個,空山寂靜。那個雨滴滴答答,那個境界,世界上,寂滅現前。不要用心,不要用耳朵意識,不要去注意它,這個意就把它拿掉了,自己意不注意,這個聲音,聲聲入耳。入耳,完全不住,剛才觀世音菩薩第一,報告的第一句話,入流亡所。聽這個雨聲,進入那個法性之流,慢慢慢慢忘記了這個所聽的是什麼了,心中特別寧靜起來,入流亡所

 

奇怪,南普陀真是觀音菩薩道場,你看這一堂,諸位都特別有境界,特別好寧靜,真是觀世音菩薩的功德加持你們,全堂都非常……境界非常好。你看他在這個時候,就是你們佛法經常寫的——法雨弘施。他拿雨滴來給你說法。每一聲每一滴的雨,都好像把你身心內在的妄想、業障、業力,洗得乾乾淨淨,每一個都好,真是感謝觀音菩薩。

 

在這個時候你把自己身體觀念一丟掉,把身體的感受一拿開,丟掉,自己覺得跟虛空合一了,每一滴雨、每一個聲音,都使你很空靈,洗刷你非常乾淨,自然身心與虛空合一。承蒙觀世音菩薩的加庇諸位,在這一堂的你們的體會,定境上,幾乎每一個都有所心得,我不能害你了,我講話就害了你,你看在我沒有講話以前,那個境界好,你不曉得腿的難過了,我一講,又來了,妄念又起來了,真是我捨不得講話,也捨不得打引磬聲音,把你們從良好的安定的境界裡頭把你破壞,罪過,罪過。

 

可是,你真懂得了,就是再雜亂的聲音插進來,了然不生。都知道,都同你沒有關係,自己還在定中,還在清淨中,這就對了。我不打放參的引磬,你們諸位覺得境界好多定一下,多練習一下,以後就不會掉了,自然會找到了,找到這條路走了。如果腿實在太受不了,放鬆腿,沒有關係,不放鬆這個境界。

 

我最高興的,連我的老朋友楊老都進入這個境界,而且很深入。後面許老嘛,差不多,兩個老和尚來了。清淨的境界不是你用心去找,你不去找他,就在這裡。你一聽雨聲,這個聲音過了,聲音並不妨礙人,聲音本空。音聲的,以科學的道理也這樣,音聲的本質空的,不空就沒有音聲了。譬如我們這個中間有個東西實在,在中間發不出音聲,因為空才有音聲,因為音聲,自然空。所以觀音的法門,跟一切眾生結緣,所以觀音法門,他的威力就是如此,威力就是包含了他的大慈大悲。

 

一講觀音法門,觀音法門法雨一下來,你們全堂百分之九十五都進去了,多厲害啊!(南師敲引磬三聲)想下座的下座,不想下座的你儘管坐下去吧。講到觀音菩薩的法門,從音聲而入道的聲音,所以叫觀世音。要你身心內在的體會觀察,世界一切聲音可以幫你,使你入道而悟道。

 

所以大家拚命找一個咒子,學密宗的唸咒子,或者唸經念佛號,拚命在追求。你放下來清淨了,不要追求,自己來了。你說音聲、咒子,譬如觀世音菩薩的大悲咒,包括普庵咒,很多的咒語的秘密你不知道,稀里稀里,嘩啦嘩啦,什麼聲音啊,現在都給你研究。

 

所以真正的密宗,毗盧遮那佛大日如來,翻成大日如來的經典告訴你,一切音聲皆是陀羅尼,一切聲音都是咒語。你要注意,一切的聲音,一切音聲皆是陀羅尼,陀羅尼是梵文的翻音,就是總持總綱的法門,這就是觀音菩薩的道理。音聲,佛經上如鼓響,本性空的。可是一切眾生,因某人講了一句話,那句話本空過去了,在意識裡頭打了一個結,永遠不忘,恨死了一輩子。或者說我愛你呀,這一個聲音聽過了,不曉得愛到哪裡去了,什麼都沒有了,這一輩子就是為了這一句話就死掉了,奇怪!音聲。所以一切音聲皆是陀羅尼。毗盧遮那佛的大日如來,大日如來經,一切密宗的最高的最中心的根本。日本人看到這個經典翻譯叫大日如來,就是我們日本,當年我們年輕在杭州讀書的,日本領事館在杭州西湖上,裡西湖那裡一塊大岩石,他就叫人寫了好幾個大字,大日如來。

 

那個時候還不懂佛法,看了就生氣,真的生氣,現在想想他真厲害,也生氣,他的日本要來了,大日如來,他就用那個。實際上大日如來是翻意義,大日如來梵文名稱就叫毗盧遮那佛,中央佛,毗盧遮那佛,所以很多咒語你不要問理由,不可以解釋,從音聲入道的道理就是那麼玄妙,就有那麼大的威力。但是音聲本身是空的。修行學佛的……

 

所以菩薩學五明之學是內明,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